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木材生产

第三章 木材生产

第一节 木材生产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境内对林木只有少量采伐,不属经营性开发。  
  民国3年(1914年)春,余庆(今庆安县)设林务局。1915年,该局裁撤移
归铁骊设治局兼办。是年,以来木为业者章须(日本人),由地方绅商作保,向官
府领照,自行招集小股人入山采伐(青、黑二山)。民国8年(1919年)10月,林
商高凌霄在庆城东南安邦河东岸采伐200万里。同年,建立铁嫩采木公司,承领
铁骊境内森林面积727 504平方里。委照林商黎俊、王毓英、高凌霄、毕树人等,
分别于大呼兰河南,大依古密河右岸,安邦河东岸,各自承领国有林伐区面积200
平方里。是年,境内有私人采伐区11处、3 000余人,经营伐区面积46 600平方
里。所采林木以松木为主,榆、柞次之。采后用木制爬犁集材,用安邦河、大依
吉密河、呼兰河水流送至哈尔滨集中销售。
民国20年(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入东北后,日寇以清剿东北抗日联军为
由,大量焚毁浅山林木。伪康德2年(1935年),伪满洲国当局颁发了《国有林采
伐纲要》,规定国有林必须由“官方”进行采伐。伪康德3年(1936年),铁骊、庆
城属绥化营林署管辖,在安邦河、呼兰河、依吉密河、圣浪、神树作业区采伐林
木。是年,铁骊境内有大二林业商会、日满林业产业公司、佐佐木伐木组、后藤
林业商会、大安公司、兴东公司、裕源林业公司、信昌公司、满泽伐木株式会社
等伐木组织,均由满洲林业株式会杜铁驱分社所操纵,森林采伐权实为日本人控
制。
伪满康德7年(1940年)终佳铁路全线开通后,日冠加紧对铁力县森林资源
的掠夺。1943年,日本人在庆城县设立了“振兴木材采木公司”,在铁织设立了分
公司,并在大石碰子、小石碰子设立两个采伐点。伪康德12年(1945年)1至8
月份,日本侵略者在田升林区砍伐木材近5万立方米。日伪统治时期,设带岭营
林署,朗乡、小白设营林署分驻所,在半圆河、朗乡河一带采用“拔大毛”的方
式进行采伐,据不完全统计,砍伐优质木材达20万立方米。
1945年“八·一五”东北光复后,森林资源收归国有。 1946年3月 26日,成
立铁骊林业公司。是年,成立铁骊县林业事务所。1947年冬,为支援全国解放战
争,县委、县政府组成木材采伐大队,由县委书记刘先兼任政委,原野县长兼任
大队长,共200余人到鹿鸣沟林区采伐,苦战一个月,超额完成了5万立方米的
采伐任务。1953年2月27日,成立田升森林工业局。是年,成立朗乡森林工业局;
1960年,成立桃山林业局。1946至1985年末,县境内共采伐林木5 926万立方米。
新中国建立后,境内林木采伐方式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1949至1959年采取
择伐方式生产;1960年实行皆代,采伐降低树根,留好母树,保护好幼树,不分
树种和好坏一齐伐;1961至1985年,因林因地实施不同采伐方式,合理利用森材
资源。
1945年前,伐木使用大斧,带有半原始性。1946年始,使用大肚子锯伐木,
每两个人一道锯,虽然笨重,但比大斧砍木有了较大的进步。用大肚子锯伐木,两
人端平拉,有的先锯上植,后锯下值;有的是平端“大抹头”;有的上、下对口拉
称为“元宝植”。大肚子锯伐木,由于两人立式作业,伐根60至70公分,严重地
浪费木材。1950年,采取伐木前打好安全道,清除迎门树,实行对口植。1952年
本着合理采伐,合理造材及合理利用的要求,改立式伐木为坐式伐木,俄根降低
到30公分以下,实行下谊进锯三分之一后,用斧子砍掉的作业法。1953年,铁骊
森工局伐木工人马永顺创新使用弯把锯,伐木由双人作业改为单人作业,伐根降
低到10公分以下,在伐木技术上推广使用抽片、挂耳、留弦、加楔的伐木经验,
后又将弯把子铅小齿改为大齿,使锯仓深,吐沫快,不打滑,不跑空,提高工效
80%。1950年,马永顺工组创造了“安全伐木法”和“四季挫锯法”,又提高工效
30%。既减轻了劳动强度,又减少了伤亡事故发生。1954年,马永顺工组又将原
来的“三三编制” 9人混合劳动组织改为13人流水作业,做到上下工序衔接,提
高生产效率35%。1956年,马永顺出席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受到国务院奖
励。1958年,使用扇子面下锯法。这种方法适用于中小径木,它以点为轴,扇形
运锯,避免留墩现象发生。1960年,开始使用油锯伐木。每台油锯每班可伐原木
叨立方米,并且使伐根降到零公分。
1949年前,打枝不打树梢,只要树干造材。1950年后,打技到树干梢部30公
分或20公分。1970年实行木材综合利用后,打技到梢部3公分(包括有利用价值
的大树枝)。打下的枝丫要选择不影响造材,吊卯和集材的地方,一般堆放在树根
较多或岩石上,为集材创造条件。
1970年后,凡有利用价值的技人灌木,小头直径在3公分以上,材长1.5
米以上的都充分利用。造材要留好后备长度。材长5米以上的留5公分,4米以下
的留3公分。
畜力集材,每卯半米左右。拖拉机集材,大径每卯0.8米以上,小径0.5米。
垫卯木长2至3米,直径20公分以上。大小径材分用,不吊单卯、顺道卯、挡道
卯。吊成群卯,每个群卯在7卯以上,吊后一头齐。
1973年前,县属各林场多使用畜力集材,每年冬季到农村招用马套子(每到
套子两匹马),11月入山,翌年2至3月结束。爬犁分两种:疙瘩爬犁,每副载材
1.3至2立方米;冰爬犁,载材8立方米。1973年以后,使用拖拉机集材。有东
方红——75;东方红——54;J——50等3种拖拉机,每台班集材量平均50至60
立方米。机械集材比畜力集材效率提高32倍。
人力归楞,每个工组的人数根据生产实际而定,一般在20人左右。每副肩有
“四四”、“六六”、“八八”不等。人力归楞,楞距l.5至2米宽,楞高3米。归楞
区分为一般材、坑木、橡材、枝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