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六节 木制品工业

第六节 木制品工业


  1967年,县农具木器厂开始生产人造板,主要产品有胶合板、刨花板,年产
量都在2 000立方米以上;1969年又生产水制农具,主要产品有锄杠、锨杠、锨
板,年产量都在5万只以上;1980年以后开始生产炊具、家具、工具把(镐把、锹
把锤把)鞋值、雕刻、包装箱等木制品。除了国营企业外,二轻、乡镇、村屯、
街道、个体工业都在搞水制品加工,广泛利用森工大企业的计划外木材,次加工
材以及边角废料,搞精加工、细加工,年产值达181万元,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取
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铁力县农具木器厂 1956年合作化时期,铁力镇内十几户木业手工业者,以
钱家车铺为主成立了木工小组。1958年,木工小组转为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名为
国营铁力木工厂。1969年,开始生产支农产品,主要产品有锄杠、水锨杠、木掀
板。年内,改名为铁力县农具木器厂。30年来,农具木器厂充分利用当地木材资
源,由原木制材、家具制造、罗圈笼屉制做、修造农用大车等项手工操作的小作
坊,逐步发展为制造胶合板、刨花板、木制农具等项产品的机械化程度较高的现
代林产工业厂家。1983年,全厂分木工、带锯、胶合板、制杠、罗圈、刨花板等
6个车间,固定资产净值由2.3万元增加到200万元,年工业总产值由1981年的
10几万元增加到200万元,最高年份上缴利税213万元。是年以后,由于木材原
料大为减少,县境内各大森工企业大上木材综合加工业,木制产品竞争相当激烈,
加之经营管理不善,导致生产日趋萧条。
1984年5月22日,二车间干燥室管道漏气,电焊工处理不当,电焊火花引起木片着火,引起
震惊全地区的“5.22”特大火灾。烧毁厂房8栋2 716平方米,烧
毁主要生产设备42台件、木材200立方米、成品40万件,直接经济损失达231万
元。从此,农具木器厂大伤“元气”,处于半停产状态。1985年只维持对外加工木
材生产及小批量地生产锄杠锨杠、锨板等小农具的生产。是年,全厂职工缩减到
150人,职工开支也发生困难,一切经营活动完全依靠县财政补贴。
铁力县向阳木材综合厂 1970年,有180名职工,600平方米厂房。主要以
东升林场采伐的杂水小杆为原材料,生产木族制品。主要水旋制品有木线槽、马
夹板、镐把、铁锹把、大锤把、大衣挂、花盆架、洗脸盆架、茶几、灯架等20余
种产品,以及小规格板方材。主要设备有:普通木工车床MC614A型12台,立式
神耘机MK362A型1台,细杠带锯机MJ346A型1台。全厂工业年产值在12万元
以上。
1985年,厂内增设了木雕刻工艺车间,从外地请来木雕刻艺师,选派青年工
人学习雕刻技艺,加工大型木雕作品,销售到北京。主要木雕刻艺术产品有《蔡
文姬归汉》、《牛郎织女》、《湘云醉酒》、《童子拜观音》、《滴水观音》、《黛玉夜读
西厢》、《天女散花》等大型古典艺术作品以及《雄鹰展翅》、《云龙》台灯架等雕
刻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