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十一节 其它工业

第十一节 其它工业


  印刷工业 1985年末,铁力县的印刷工业企业有县印刷厂、县委铅印室,铅
印设备配套齐全,年印刷能力均为0.5万千印。
铁力县印刷厂,原为私营新华印刷厂,1953年仅有两台手摇印刷机,雇用6
名工人,在3间旧草房里印刷一些简单的表格、票证,年产值不到2 000元。1955
年,私营新华印刷厂进入公私合营企业,厂房改建为800平方米的砖瓦房,印刷
设备增加到20台件,工人增加到50人,生产资金达5万元,印刷能力增加到0.2
万千印,由手工操作过渡到半机械化操作。“文化大革命”期间,企业停止对私方
缴纳利息,将公私合营企业转为地方国营,厂房扩建了800平方米,设备增加了
10台件,开始印刷书籍,曾印刷过《毛主席语录》。从此,工人劳动生产率不断提
高,企业的产值、利润也不断增加。1983年,全厂工人的劳动生产率达7 238元,
实现产值84.6万元,向国家缴纳税利6万元。
人参制品工业 1982年4月,铁力县与省营林处、省药材站成立了林药联营
公司,县内建立长山、双丰、八里川等3处林药场。1983年,县政府投资100万
元,在县城内兴建了一座生产设备现代化和制造工艺科学化的人参制品厂,1985
年建成投产,年产人参罐头50万瓶,出口销售到香港、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
区。
饲料加工业 1956年9月26日,县委、县政府根据黑龙江省粮食厅的指示,
成立了铁力县饲料购销站,以经销饲料为主,对全县大牲畜按标准供应饲料,镇
内自养猪居民凭票购买酒糟和豆渣,主要饲料品种有玉米糠、麦麸子、糠麸子、酒
糟等,其大部分从外地调入,价格高,数量少,供不应求。
1980年以后,本县畜牧业、家庭养殖业日益发展,搞科学混配饲料生产势在
必行。同时,县粮油加工工业相继发展起来,各种糠麸、饼渣齐全,数量充足;为
先力县饲料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83年,县饲料公司成立,并在县城内建饲
料综合加工厂1处。在1765平方米的三层楼厂房内安装了粉碎、调配、化验等机
8设备,按国家科委制定的科学配方,利用贝壳、骨粉、鱼粉等生物质和牲畜必
需的矿物质配制成混合饲料,年生产能力为5 0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