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网路
第二章 邮政 电信
第一节 网路
铁力自古以来并无驿站、驿道。光绪十七车(1891年),镇边军进驻铁山包,
给有士卒传递军务,通报政令。光绪二十年(1894年),从绥化文报局分来文报支
所1处,设有铁山包协领衙门院内,有司事、使役各1名,专司收发之事。民国
3年(1914年),铁骊城内由商号公兴涌代办邮政,有邮差2人,来往送递信札于
庆铁之间。每年约发公文千件,信札两千封。是年9月。文报所裁撤,转驿传为
邮政。“铁山包邮寄代办年”逐年扩大业务项目,除办信函外,还增设了包裹、汇
况等,业务量不断增加。1931年(民国20年),境内邮寄代办所年发函件15 600
件,汇兑1 100 000元,包裹210件。伪康德7年(1940年),绥佳铁路通车,黑龙
江省邮电管理局试办省内火车邮路,铁骊县设立了邮政局,接管了原“铁山包邮
寄代办所”经营的一切业务。是年8月,铁骊县划分了铁骊、田升、神树三个邮
区。取消了与庆安的步班邮递,邮件一律由省局办的铁路邮车转送。日伪统治时
期,铁骊县遍布“开拓团”、“训练所”,日冠加紧掠夺与统治,特铁骊列入“川村
部队警防区”。在警务科装设了手动磁石交换台,架设了7条127公里警备电话线
路。其中长途电话一台,市内电话49台。嗣后,又装设音响电报机一部。通庆安、
哈尔滨架有铜线电报电路一对,为日本侵略者及日商服务,成为伪满洲帝国邮电
组织系统的一部分。
1945年前,全县没有乡邮,农民通信靠城里人捎或自取。解放后,随者农业
发展的需求,本县于1954年前在农村开设邮电网点5个,以后发展到7个。新中
国成立初期,县境内各林区通邮通讯也十分困难。1959年,县邮局在铁力、田升
林业局所属各山上林场开展流动服务,开办自报业务和报刊发行业务,设专门为
林业服务的林邮员,长年活跃在山上林场、装车工段,送发信、报。
1980年企业全面整顿,本县调整了农村分支机构和部分报递网路,设乡村邮
路23条全长640公里,投交点191个。1985年,各支局、所的投递改为送邮到门,
极大地方便了农民群众。
市内投递是指县局对所在地(铁力镇)内各机关、厂矿、街道、学校、居民
邮件的投递。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市内投递只负责政府机关。建国初期,设市
内投递员2人。1954年,为适应部邮政业务骤增之需要,在县城内划4个邮区:西
城区、东岗区、车站区、林业农场区。是华,设市内投递员6人,自行车日班每
段平均10公里。日投递邮件达百余件,负重10公斤。1985年,本县市内投递发
展到六段,自行车日班投递达百余户。
(见附图)
(见附图)
伪康德2年(1935年)7月,铁骊县开办电话、电报业务。在这以前,县城就有一
条直通庆城县的单机线路,只装设一台磁石电话机,为伪铁骊县公署和警备科专用
(由庆城县邮电局管辖)。1935年境内开办电话、电报业务后,县局装有日本大同
100门磁石交换机1部;手摇电话机50台。其中长途电话1台,长途电话线路1
对,电报设备有莫尔斯电报机1台。伪康德5年(1938年),日伪统治者为围剿抗联
武装,在县境内遍设警防所,并投资18 6000元,架设了以县城为中枢的通往4乡
的7条警备电话线路:①县城----北关警防所。②县城----依吉密河警防所。③县城
----贾刚屯----北河警防所。④县城----陈家围子----平安警防所(田升屯)----
安帮河警防所。⑤平安警防所----镇南警防所(何凤楼)----横泰警防所。⑥县城
----大口面----韩家屯----南关门嘴子警防所-----凌云山警防所。⑦县城----老
永府----桃山警防所----棵松----王石场----埋汰沟(神树)。7条警备电话线
路总长127杆程公里,架空明线127对/公里。
1945年日本投降后,人民群众出自对日寇的憎恨,曾将其通讯设备及线路拆
除、砸毁。解放后,人民政积极进行修复,很快就形成了能沟通乡镇,连结邻县,直
达齐齐哈尔及哈尔滨的电话网路。电报机由一台增加到两台。1950年以后,县内国
营、集体企事训单位和人民团体、街道办事处等都安装了电话。1952年后。在朗乡、
神树、小白、田升邮电所安装了磁石交换机,并且为乡、镇用户安装了包月电话机。
各乡、镇邮电支局、所通过县局利用电话线路传送电报,开始办理电报业务。1958
至1962年庆铁合县,铁力地区的农村电话及其它部电通讯设备处于维持阶段。
1963年在农村大搞电话、广播同用一排杆线的建设,使偏僻山村也通上了电话。
1965年引进了载波设备,开通了裁波线路,改磁石交换机为供电式交换机;改音响
式电报机为振荡式电报机。1979年以后经过调整,电话设备增容到640门。县邮电
局成立了农话班。加强了对农村通讯工作的领导和农话的维修、建设。1970年县局
增加了两部电报机,并与省城哈尔滨、地区首府伊春通了战备专线。1980年到1985
年,本县电讯设备日臻完善,总装电话机由619台发展到874台。长途交换台开通
了8席40路。长、市话公室作业,利用了电子子母钟自动记时。长途电话线路有铁
力至伊春,铁力至哈尔滨冬5路、铁力至绥化2路,铁力至庆安3路,铁力至南岔2
路。载波终端机6路,载波增音机12路。市话电线增长为16.5皮长公里,架空明
线为210对/公里。农话交换机由5台增至8台,容量为用360门,农话电路21条,
杆线总长度80.5公里,架空明线245.7对/公里,健全县农村85%以上的村、屯
通了电话。此间,全县共有55型电传打字机15部,朗乡、桃山、神树邮电支局
也开始使用电传打字机收发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