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妇女组织
第三节 妇女组织
一、妇女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1946年6月铁骊县建政的同时,县工委决定在建国联合会内设妇女会。当时,
妇女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发动农村广大妇女组建村妇女会,并积极参加土地改
革,支援解放战争,组织妇女参加识字活动,通过识字向广大妇女宣传革命道理。
1948年9月,在县城内西北街、东南街建立了妇女会,把历史清白、作风端正、劳
动好的妇女吸收为妇女会会员,从而壮大了妇女组织的力量。
1949年1月7日,召开铁骊县第一届妇女代表会,成立县妇女民主联合会,设
专职主任1人,工作人员2人。妇女民主联合会以发动全县广大妇女参加生产建
设,支援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宣传贯彻婚姻法,互助合作等活动为主要任务。
1955年,全县有区级妇女组织6个,村级妇女组织32个(其中街道妇女组织
6个),妇女小组109个;村(街)妇女主任48人,委员172人,妇女代表210人。
1958年1月,妇女民主联合会改称县妇女联合会。是年9月庆安与铁力合县,
撤销铁力县妇女联合会组织。
1962年10月恢复铁力县制,随之恢复了铁力县妇女联合会组织。1965年在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县妇女联合会对全县农村20个大队妇代会,120个生产队
的妇代小组进行了整顿,对279名妇女干部进行了培训。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全县各级妇女组织处于瘫痪状态。于1967年
8月,成立了县妇代会,取代了县妇女联合会。
1973年1月,本县恢复了妇女联合会组织,其主要任务是围绕党在各个时期
的中心工作,独立负责地开展各项工作,组织妇女参加各项生产活动,向妇女宣
传党在各个时期的方针、政策,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宣传妇女模范事迹,调
动妇女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全县妇女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半
边天”作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县各级妇女组织建设进一步得到加强。1979年
全县有妇代会92个,妇代小组207个。1981年,全县妇代会普遍进行了整顿,通
过整顿一类妇代会由21个上升到45个;二类由54个下降到42个;三类由31个
下降到19个。是年,县、乡两级共培训妇女干部302人。
1984年1月,铁力县妇女联合会内设组织部、生产福利部、宣传部和儿少办。
1985年又增设权益部。是年末,县妇联有专职干部7人,全县有乡镇级妇女联合
会9个,乡镇妇联有专职干部9人;有村妇代会117个,有村妇代会干部488人。
(见附图)
(见附图)
二、妇联主要活动
1946年,县妇女会开办妇女识字班,全县有25%以上的妇女参加了识字学习。
1951年,全县妇女普遍开展了识字运动,达到了每人能认字100个。1955年,参
加识字学习的妇女人数达到1 500人。1978至1985年间,全县参加电大、函授学
习的妇女有1 800人。
1950年,全县广大妇女响应党的号召,积极参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到
1952年,全县妇女报名参军的有85人,母亲送儿子参军的17人,妻子送丈夫参
军的15人。全县妇女做军鞋15万双,慰问袋123个,送干菜16.7万斤,有力的
支援了抗美援朝战争。是年,神树区有40名妇女为神树兵站伤病员送水、送饭、
承担护理任务。
1953年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全县广大农村妇女积极参政、理政,有女理事
12人,女管委159人,女队长314人,女组长471人。1954年末,全县有3 903
名妇女参加了农业合作社,占全县农村妇女总数的90%。
1963年,全县农村有1 902名妇女常年坚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占全县农村
妇女总数的85%以上。年内,全县妇女积送粪肥35万斤,选种54万斤。是年,县
妇联召开节约用粮、勤俭持家妇女代表会,表彰8个先进集体,22名先进个人。
1979年,朗乡林城街道妇女白手起家创办了综合厂、木器加工厂、标牌厂、油脂
化工厂,至1985年创产值达70万元。1981年,全县农村妇女办家庭副业,户均
收入80元,到1982年达120元。
1980年8月,县妇联组织全县城乡广大妇女开展“五好家庭”活动,1983年,
县妇联与县委宣传部联合组织了“五好”家庭巡回宣讲报告活动,报告12场,有
3 000人受到了教育。
1981年,县妇联按照中共中央书记处指示,把抚育、培养、教育儿童少年作
为妇联工作的重点,全县建有托幼组织948处,其中托儿所181处,幼儿园44处,
幼儿班70处,寄托户697户,入托儿童5 873人,占全县儿童总数的23.3%。1984
年,县妇联召开了儿童家庭教育现场会,总结推广了县城内正阳街三委的经验,推
动了全县儿童家庭教育的开展,到1985年末,全县入托儿童达到7 844人,占全
县儿童总数的57%。1981年纪念国际“三八”妇女节71周年前夕,本县妇联贯
彻中央领导讲话精神,提出“妇联工作重点是儿童少年工作”;强调要抓好新婚姻
法的宣传,维护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开展“三八红旗手”、“三八红旗集体”和
“五好家庭”活动,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做出新贡献。
1983年以后,县妇联将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作为工作重点,当年全县印发
各种宣传材料6 300多份,培训妇女骨干613人,建立了县、乡、村、(街道)三
级妇女信访网,接待来信来访453起,结案437起,结案率96%。1984年,全县
培训妇女骨干865人,接待来信来访563件,结案559件、结案率达99%,保障
了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