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青少年组织
第四节 青少年组织
一、共青团
1949年3月,本县开始筹备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铁俪县委员会,并组
建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基层组织。首先在机关。学校建立青年团组织,在干部和
教师中发展团员。第一批组建团支部的单位有县直机关、一小学、胜利小学、田
升小学、护林小学。
1950年上半年,本县召开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一届委员会,中
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铁骊县委员会正式成立。1954年之后,在农业合作化和工商
业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中,团组织有了较快的发展,到1956年末全县建立起区团委
3个,机关、工厂、学校团委17个,基层团支部84个,有团员2 208名。
1957年5月,党中央决定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改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
团。是年,全县有20个团委,164个团支部,2 328名团员。1963年,全县有13
个团委206个团支部,2 440名团员。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团县委和基层团组织停止了活动。1967年8
月在县革命委员会群工部内设“红卫兵组”负责全县青年工作,取代了团县委。
1970年,恢复了团县委和基层团的组织。1979年,全县有团委24个,团支部472
个,团员 5612名。
1979年纪念“五四”运动60周年,提出“团的工作重心要转移到四化建设上
来”贯彻团中央决定,广泛开展争当“新长征突击手”活动。1982年召开第十五
次团代会,号召团员、青年振奋精神,广泛开展“十能手”竞赛;积极参加“五
讲、四美、三热爱”和学习张海迪活动,争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
的青年。1984年,要求团员、青年,积极参加经济体制改革;组织“学雷锋”、
“送温暖”小组,广泛开展优质服务活动;结合整党进行整团,提高广大团员的政
治素质,建立健全制度、调整配齐领导班子,提高团组织的战斗力。是年,团县
委组织城镇团员、青年营造“青年绿化林”,共值树14 000株,为美化铁力环境做
出贡献。农村各级团组织积极开展“扶贫助耕”活动。全县有102个村屯建立了
“扶贫助耕队”,有1 670名团员参加了助耕,共助耕890亩土地。
1985年,全县有团委20个,总支32个,支部368个,团员4 821人。
(见附图)
全县各级团组织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根据青年特点,开展了各项活动。50
年代初期在合作化运动中,全县各级团组织向广大团员、青年进行社会主义总路线
教育,到1954年全县农村有907名团员参加了农业社,300名参加了互助组。是
年培训青年骨干234人。1955年9月20日,团县委召开了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
分子大会,表彰135名积极分子。
1963年,毛主席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到1964年末全县各级团组织建立124
个学11)锋小组,2 540名团员、青年参加了学习活动,占全县青年总数的67.8%;
举行报告会26场次,受教育达4 600余人次;有1956人参加了讲村史、合作化
史、家史活动;870人参加了雷锋事迹展览活动;写学习心得185篇。1964年在
学习毛主席著作群众运动中,全县建立340个学习小组,参加学习的青年达7210
余人;到1969年学习小组增加到634个,开办政治夜校38处。
1976年后,团县委组织广大团员青年开展学习毛泽东著作第五卷的读书活
动。1978年5月,全县各级团组织在整顿中开展“三大讲’。(大讲“四人帮”横行
时党受其害、因受其害的事实,大讲同“四人帮”斗争的经历,大讲同“四人
帮”斗争的体会)活动,清算“四人帮”干扰破坏青年工作和共青团建设的罪行。
1979年以后,团县委认真落实团中央十大提出的各项战斗任务,动员广大团员、青
年大千四化,争当新长征的突击手,到1981年全县涌现出“新长征”突击队4个,
突击下22名,学雷锋树新风先进个人16名。
1980年7月,团县委和县农机科联合举办有50名青年拖拉机手参加的驾驶
技术比赛,评出优秀技术能手24名。1981年7月25至28日,团县委举办第二届
“三好学生”夏令营活动,开展了演唱、跳舞、游泳、划船、登山等多种形式的文
体活动1982年结合“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团县委组织全县广大团员青年开
展适合青年特点的各项活动,从而加强了对青少年的共产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是
年,机关、企事业团组织开展了“争创文明单位排头兵”竞赛活动;农村团组织
成立了“助耕包产”小组89个,当年助耕达2 400余人次。
1984年在北方10省、市青年“采种支甘”活动中,全县广大团员青年来集落
豆秧种籽300斤,胡枝子150斤,松树籽种300斤,为支援甘肃绿化做出了应有
的贡献。是年,团县委举办纪念“五四”运动65周年读书演讲会,有8名优秀团
员、青年作了“热爱中华,献身中华”的演讲,激发了广大团员、青年为振兴中
华而奋发图强的爱国热情,年内组织一千余名青年植树3 570株。
二、少年先锋队
1946年6月,全县城乡建立了儿童团组织。铁骊、神树、田升(今双丰)3个
区有儿童团18个,共有团员700多人。为配合土地改革运动,儿童团站岗放哨,
查路条,土地改革结束,儿童团组织自行解散。
1949年10月,根据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的决定,铁骊县建立少年儿童
队,于1953年改称为中国少年先锋队,简称少先队。1958年,全县有44所学校
建立少先队组织,共有队员5 516人。
1967年“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全县各学校普遍建立了“红卫兵”、“红小
兵”组织,代替了少先队组织。1967年,全县有红小兵6 742人,辅导员204人。
1978年,解散“红卫兵”、“红小兵”组织。
1980年,全县63所中小学普遍恢复少先队组织,共有队员10 175人,大队
辅导员13.1人。1981年全县共有少先队员11 235人,大队辅导员148人。1984
年6月1日,为庆祝少先队建队35周年,县委在体育场举行少先队检阅式,参加检
阅式的少先队员达5 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