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中等教育

第三节 中等教育


中 学 1952年9月1日,在县城南门外“上清宫”(老道庙),以7间大
殿为教室和办公室,成立铁骊县初级中学,招收学生110名,设2个教学班,配
教师4人。1960年,铁力境内有完全中学1处,初级中学3处。有高中5个班,226
名学生,初中25个班, 1 252名学生。年内,全县中学共有教职工94人,专任教
师初中46人,高中8人。到1965年,全县普通中学仍保持4处。其中初中36个
班,学生1 612人;高中4个班,学生155人。课程设置:语文、数学、外语、物
理、化学、生物、生理卫生、社会发展史、法律常识、地理、历史、体育、音乐、
美术等。1961至1965年,全县中学毕业1 050人。(其中高中毕业264人,初中
毕业786人);考入大专院校99人;共招收新生2 169入。(其中高中招生271人,
初中招生1 898人)。
1966年5月,开展“文化大革命”,各校停课“闹革命”。到1976年,全县共
有普通中学11所。
1977年,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校开展
“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到1985年,全县拥有普通中
学12所,165个教学班。其中,初中146个班,高中19个班。在校学生9 203人。
其中,初中8 121人,高中1 082人。有教师416人。其中,初中351人,高中65
人。 1977至1985年,全县中学毕业生21 553人。其中,初中毕业17 456人,高
中毕业4 097人。考入大专317人,考入中专298人,考入小中专201人。招收新
生26 847人。其中,初中招生20 760人,高中招生6 087人。1985年,中学实行
体制改革,农村中学改由乡镇办乡镇管,完全中学、县直中学由县办县管。
学制和课程设置 1952年,改中、小学春季始业为秋季始业,学制仍为三、三
制。“文化大革命”中中学学制缩短为四年(二、二分段)。1978年招收的初中新
生恢复三年制,高中仍为二年。六年制中学初中开设政治、语文、数学、外语、物
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生理卫生、体育、音乐、美术等学科,高中不开
生理卫生、音乐、美术三科,其它与初中同。1953年,数学科分为算术、代数、几
何、三角;1955年,语文分为汉语。文学;生物分为动物、植物。1958年,增设
劳动课,并列入课表。汉语与文学合为语文,取消算术,代数、几何、三角合为
数学。“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学课程的设置随意性很大。有时各校开设的科目也
不一致,一度以学习毛泽东著作和开展“革命大批判”代替政治课,以写大批判
文章代替语文中的作文课,生物课改成农业基础知识,物理、化学合为工业基础
知识,取消了历史、地理。1979年,中学的课程设置又步入了正规。1984年,数
学又分为代数、几何、三角三科,并使用全国统一教材,开设政治、语文、代数、
几何、三角、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生理卫生、体育、音乐、美
术等科。1981年,重点中学恢复六年制(三、三分段)。1982年,全面恢复六年
制,每学年并进科目为8至10科。
学校管理 1956年以前铁力县中学隶属黑龙江省教育厅领导。1956年,交铁
力县政府领导。“文化大革命”打乱了学校的正常管理体制,一度派工人、贫下中
农的代表进驻城镇、农村中学,行使管理学校的职权。1978年,为纠正中学管理
上的混乱局面,实行将城镇中学改为县管,农村中学县社共管,以县管为主的管
理体制。1984年,县教育科改为教育局,公社中学改为乡镇中学。学校定期召开
校务会议,教导会议、总务会议、班主任会议等。校务会由校长主持召开,副校
长、教导主任、副教导主任、总务主任及教师代表参加,讨论并决定学校的工作
计划、经费预算等重大问题;教导会议由教导主任主持召开,校长、副校长、教
研组长及教师代表参加,主要讨论教学工作总结推广教学经验,安排期中、期末
考试等事宜。班主任会议由校长或教导主任主持召开,安排、部署阶段性或临时
性班主任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经验等。
重点中学 铁力县第一中学原称铁骊县初级中学,成立于1952年9月,直属
省教育厅。校址位于县城西南街,招收学生110人,开设2个教学班,配教师4人。
1953年,该校与朝鲜族中学班合并,校址迁至铁骊火车站以北,称铁骊县朝鲜族
中学汉族班,校舍是伪满日本小学校旧址。共设7个教学班,其中汉族4个班,朝
鲜族3个班,共有学生350人。1955年秋,3个朝鲜族教学班迁往绥化,并入绥
化朝鲜族中学,汉族班改称铁驷初级中学。1956年,省教育厅将铁力初级中学移
交给铁力县。本年,在新华侨以南500米道东临街处,动工兴建新校舍。年内,该
校扩大到1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00人。1957年,新校舍落成交付使用,建筑面
积1 200平方米,砖木结构。1958年9月,庆铁合县,铁力县初级中学改称庆安
县第二中学,同时开设高中班,招收学生55人。1961年,第一届高中毕业45人。
其中,考入大专院校12人。1962年,恢复铁力县制,改称铁力县第一中学。1964
年,县一中高中毕业66人。其中,考入大专院校42人,居全省第四位。1978年,
铁力县第一中学被确定为伊春地区重点中学。1982年,建教学楼4 500平方米。到
1985年,全校共有24个教学班。其中,初中12个班,高中12班。在校生1 561
人。其中,初中814人,高中747人;有教师69人(其中,初教33人,高教36
人)。年内校内设有图书室、试验室、理化室等教学设施。1978至1985年,该校
共青人大专181人,考入中专123人。
(见附图)
(见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