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七节 成人教育

第七节 成人教育


  946年初,本县在城内各街道、农村各村屯办夜校、办妇女识字班,以能者
为师,开展识字运动。1950牛,成立铁骊县农业余教育委员会。1951年11月,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开展冬季农民业余教育工作》指示。是年,全县有
农民夜校55处,初级班63个,高级学习组3个,初级学习组52个,共有学员1
906人(其中初级学员1 825 人,高级学员51人),民师81人,小先生10人。1953
年,全县农村有1 494人参加扫盲学习。1952年1月,本县决定下派扫盲专职干
部驻中心乡工作,每年2至3人,协助各乡开展扫盲工作。1971年,本县在田升
镇战斗小学进行学前、小学、农民业余三种教育一齐抓的试点,每天晚上用2个
小时教农民学文化,深受群众欢迎。1972年,恢复铁力县业余教育办公室。1978
年,全县力、农、市民业余教育18处,64个班,学员3 800人,1979年增至99个
班,学员4 530人。1984年,全县各乡镇办初等技术学校9处,共有兼职教师54
人,学员3 632人,学制2至3年;村民学校90处,专兼职教师83人。 1985年,
全县农村人口84 945人,其中青壮年26 795人,参加各种农校学习的8 692人,占
青壮年的32%。是年,铁力县农民中等专业学校招生62人,学制2年,设园艺、
种植等专业。年内,乡镇办农民技术学校10所,长班学制2年,有12个班,学
员419人;短期培训90个班,学员4 299人。年内,全县村办民校88所,126个
班,培训7 718人
职工干部业余教育 1949年12月,成立铁骊县机关干部文化补习学校,分初
小、高小、初中3个教学组,开设文化和政治课。年内,入学192人,其中文化
班165人,政治班27人。1951年学员增至262人(其中初级班136人,初中班126
人),专职教师2人,兼职教师5人。是年,初小毕业30人,高小38人。1958年,
铁力县机关干部文化补习学校改名为铁力县红专学校。1962年,铁力县红专学校
改为铁力县干部职工业余文化学校。是年,县直干部文化校高中班2个,学员161
人,初中班2个,学员101人,高小班1个,学员16人。1964年,贯彻“结合生
产,统。安排,因材施教,灵活多样”的办学原则,县直干部文化校开办了会计、
医疗、电工等专业技术班。是年,全校有562名学员,其中大专班39人,高中班
37人,初中班240人,高小班91人,初级班124人,扫盲班31人。“文化大革
命。期间,本县职工干部业余教育停办。1972年恢复铁力县业余教育办公室。1981
年,改业余教育办公室为工农教育办公室。是年,全县各系统办干部学校3处,职
工学校3处,职工业余学校29处,开设小学班22个,初中班54个,初等技术班
21个,企业管理班4个,政治理论学习班2个,外语班4个,共有学员4 911人,
占全县职工总数的30%。1982年,在工人中施行“双补”(补文化、补技术)。年
内,全县补文化合格人数1 034人,补技术合格人数846人。1983年,全县办用
产学习的职工学校19处,业余学校10处,共计153个班,有学员1 125人。1984
年,成立铁力县工农教育委员会,全县有职工教育专职干部36人。1982至1984
年间,全县“双补”合格共计6 491人。其中补文化合格3 782人,占应补对象的
88%,补技术合格2 709人,占应补对象的81%。至此,本县按国家要求提前1年
完成“双补”任务。1985年,县办职工学校1所,各系统办职工业余学校9所,学
员367人。年内,技术培训500人。是年,全县有职工教育专职干部47人,兼职
教师77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