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特种教育
第九节 特种教育
聋哑学校 1966年,在铁力二小学办聋哑班,有学生30人,教师2人。1969
年,成立铁力县宏尸战校(伊春市聋哑学校的前身),校址设在铁力县木业社院内。
开设语文、算术、木工、体育、图画课,教材采用普通小学课本,学制8年。1970
年5月,伊春地区接管铁力县宏声战校,改校名为伊春地区宏声战校,校址迁至
新华侨南侧。设5个班,学生96人,教师30人,本年面向伊春地区招生。年末,
校内成立被服厂、水工班、自行车修理班,四年级学生开始下车间学习生产技能。
翌年,教材采用吉林聋哑课本。1974年1月11日,伊春地区革委会伊革发
(1974)6号文,为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经研究将铁力聋哑学校划归铁力县领导,
地区教育局对铁力聋哑学校实行业务指导。1975年,改伊春地区铁力聋哑学校。
1980年,有教师35人。开设语文、数学、政治、思想品德、体育、图画、手工、
常识、律动、书法、木工、被服等课程。教材改用上海聋哑课本。1982年,改称
伊春市聋哑学校,人、财、物均受伊春市教育局所辖。1985年,共有17个教学班,
在校生225名,教师68人。年内新入学40人,入学率80%。1973至1985年,全
校共毕业290人。在校生巩固率达92%,及格率达79.9%。
(见附图)
(见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