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广播
第六章 广播电视
第一节 广播
县广播站 1956年,成立铁骊县广播站,隶属县文教科,编制4人,站址设在
现邮电局处。主要机器设备有TY/250-1000扩大机和苏联产波罗地海接收机。本
年,架设铁力镇内广播线路250米,安装大喇叭3支,小喇叭30支。1958年,新
增国产TV250/1000配套有线广播扩大机、钟声810A磁带录音机、远程牌9灯转
播收音机各1台。同年秋,庆铁合县,铁力县广播站改称铁力镇广播站,隶属庆
安县广播站,编制4人。1962年10月庆铁分县,恢复铁力县广播站,编制10人。
11月,县广播站利用县邮电局通往农村的电话线路向朗乡、神树、工农(双丰)、
年丰公社输送广播信号。1963年,全县广播线路总长254公里,喇叭5 347支,广
播辐射面:5个公社,209个生产队。本年,县广播站每天办25分钟的新闻、教
育、知识性综合节目。1965年,成立铁力县广播事业管理局,局站合署办公,一
套人马,两个牌子,隶属县委宣传部,编制14人。内设编辑部、总务组、农村广
播网管理组及修理部。年内,县广播局,制定了《铁力县有线广播工作暂行管理
办法人本年,全县(包括省市属企业)广播网络1 500公里,广播喇叭118 261支,
机器总功率15 000瓦,收音机2 203架,扩大机6架,L-601磁带录音机2台。
1966年“文化大革命”后,新架线杆大部分倾倒,线路折断,农村广播处于
瘫痪。1968年9月,成立铁力县人民广播站革命委员会,隶属县政治部,编制16
人。1970年6月,自装载波机开始使用;广播信号与电话互不干扰。本年,用杂
木杆架通广播信号专用线40公里,通向工农、工杨、双丰、卫国公社。1973年1
月,恢复广播事业科,编制19人。年末,线路上的木质杆全部换成了水泥杆。1976
年,县广播站拥有各种机器设备10台。
1981年,广播科(站)内设人秘股、事业股、技术股、编辑部、服务部。年
初,举办广播技术培训班,培训技术骨干20人。年内,全县有通讯员52人,提
供稿件900件。全年播出稿件1 298篇。1982年,将原20分钟的新闻节目,改为
“铁力新闻”、“今日家乡”、“科学与生活”、“专题讲座”、“天南地北”、“文化生
活”、“每周一歌”7个节目,增设了小说连续广播节目。
1983年,县广播站通讯员来稿712篇,自来稿件150篇,共播出稿件862篇。
1984年,铁力县广播科改称铁力县广播电视局,广播站由原来科站合署改为分设,
隶属广播电视局。本年全县共有广播线路263.5公里,大喇叭103支,小喇叭1 410
支。其中农村广播线路全长225公里,有线广播机动率为6 500W,增设大喇叭56
支,小刺叭200支。小喇叭入户率60%,大喇叭覆盖率31%。1985年,铁力县广
播站机器输出功率为7 500瓦。
乡镇广播站 1958年在双丰、神树、朗乡建立广播站,编制共11人,机器设
备有TV25V/1000A机、2275有线广播扩大机,206B唱机、L-601磁带录音机及
TWI型阻抗表等。1964年建立年丰广播站,编制5人,设备有GV-1200机、美多
300W有线广播扩大机、L-601型磁带录音机、206B唱机。1969年在卫国、王杨、
工农、桃山建立广播站,编制共16人,设备有2 X 4加有线广播扩大机、L-601型
磁带录音机、飞乐四喇叭收音机、206B唱机、TV通用机、增音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