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医疗单位
第一章 医疗
第一节 医疗单位
一、个体诊所
1938年,境内有个体中医诊所3个,西医诊所1个。即水发东诊所,医生孙
洪贵;和发东药局(诊所),医生张修林;光普诊所,医生马光普。西医诊所、医
生曹丹忱。1939年增加了英华诊所(西医)、医生孙英华,于1944年停业。1945
年又增加了两个西医诊所,即惠民诊所、医生林惠民;刘涌诊所、医生刘涌。1951
年,全县共有7个个体诊所。其中6个中医诊所中有3个在农村,即高明久、关
静山、王介臣诊所。1956年以后,多数个体诊所变为集体诊所或联合诊所。1981
年允许个体诊所开业。1984年全县有个体诊所26处,到1985增加到46处。
二、联合诊所
大众医院 建于1948年,院长曹丹忱,有西医5人,中医1人,护士2人,
于1949年停业。
铁骊第一联合诊所 建于1951年,所长芦清林。1955年,全所有职工16人,
其中中医8人、中药调剂3人、西医2人、药剂2人。
铁骊第二联合诊所 建于1954年,所长马奎祥、李显章。1955年,全所有职
工12人,其中西医1人、中医4人,中药调剂2人、助产士2人、药剂2人。
铁骊第三联会诊所 建于1954年,所长吴趾祥、吴逸民。1955年,全所有职
工11人,其中中医5人、中药调剂2人、西医士1人、助产士1人,药剂1人。
铁骊朝鲜族联合诊所 建于1955年,所长金克龙。全所有职工6人,其中中
医2人、医士3人。
朗乡第一联合诊所 该诊所建1954年,所长苏永春。1955年,全所有职工5
人,其中中医2人,调剂1人。
朗乡第二联合诊所 建于1954年,所长唐玉峰。1955年,全所有职工5人,
其中中医2人,调剂1人、护士1人。
田升中医联合诊 所建于1954年,所长高明久。1955年,全所有职工11人,
其中中医7人、中药调剂2人、护士1人。
民主中医联合诊所 建于1954年。1955年,全所有职工5人,其中中医3人、
中药调剂1人。
小白联合诊所 建于1954年,年内有医务人员3人。
三、村卫生所
1958年9月铁力和庆安两县合并,1959年公社化运动后,公社下设生产大队,
原铁力县所属的大队建立了4个卫生所,196o年增加到17个。1962年IO月到
1969年全县有42个生产大队建立了卫生所。大队卫生所是社员集体举办的卫生
福利事业,担负着本大队防病治病、计划生育、妇幼保健、卫生宣传等项任务。
1969年全县农村开始实行合作医疗,原大队卫生所改称合作医疗站。1983年,
改公社、生产大队为乡、村建制后,原大队卫生所改称村卫生所。是年,村卫生
所由过去集体办所改为多种形式办所,多数实行了个人承包,个体经营。1984年
春,为适应全县农村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县政府提出一律恢复集体办所的要求,到
1985年全县78个村卫生所中,恢复集体办所的21个、占26.9%。
四、乡(镇)卫生院
双丰镇卫生院 1952年建立二区卫生所,设门诊、药局,全所有医务人员5
人。1959年,将二区卫生所改建为工农公社卫生院,增设病房和妇产科,全院有
19名医护人员,1965年设立手术室、检验室,1967年设立X光室。1968年全院
有职工4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6人。1977年该院购入上海产50MAX光机、心
电机各1台,设立心电超声室。1979年1月,田升镇更名为双丰镇,随之田升镇
卫生院易名为双丰镇卫生院。1985年,全院有砖瓦结构平房750平方米,卫生技
术人员38人,病床23张,主要医疗设备有恒温箱。干燥箱、显微镜、光电比色
计、万分之一天平、无影灯、万能手术床、八型超声等医疗器械各1台。
朗乡镇卫生院 1958年,朗乡联合诊所和小白联合诊所联合成立朗乡联合医
院,有职工2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0人。1959年1月,将联合医院改为朗乡
公社卫生院,设有门诊,镇复室、处置室,1968年增设外科,1975年增设妇科。
1985年,全院有砖瓦结构房舍330平方米,有卫生技术人员20人,主要医疗设备
有1台30毫安X光机、3台显微镜、牙惊和牙钻各1台。
铁力镇卫生院 1965年由铁力镇内的几个联会诊所组建而成,为集体所有制
卫生事业机构。全院有职工2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3人。1984年设有中医、西
医、处置室、中药局、西药局等科室。1985年,全院有砖瓦结构房舍350平方米,
设东岗和车站两个门诊部,共有职工2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9人。主要医疗
设备有电冰箱、显微镜、干燥箱、恒温箱、立式高压灭菌器、蒸馏器各1台,2台
真空泵、3台立式牙科电钻。
年丰乡卫生院 1969年建院,有卫生技术人员15人,病床8张,门诊由中医
坐诊,病房和手术室由西医负责,处置室和手术室、妇科由住院处兼管。1972年
病床增加到20张。1985年,全院有房舍578平方米,职工27人,其中卫生技术
人员19人。主要医疗设备有30毫安X光机、无影灯、电动吸引器、电冰箱、显
微镜、电动离心机、光电比色计、大氧气瓶、麻醉咽喉镜、高压灭菌器,牙科治
疗机、打片机油压泵、100毫安X光机、反光灯各1台、五官科器械、普外手术器
械各1套。
桃山镇卫生院 1972年建院,有职工10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8人。1978年
职工增加到18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5人。1985年,全院有砖瓦结构房舍460
平方米,卫生技术人员20人,病床15张,主要医疗器械有30毫安X光机、显微
镜、立式高压灭菌器各二台。
神树镇卫生院 1959年建院,有职工9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7人。1978年
设病床15张,职工增加到23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7人。1985年,全院有砖瓦
结构房舍500平方米,卫生技术人员16人,设有中医诊室、西医诊室、中药局、
西药局、处置室、检验室、卫生防疫室、妇检室,有显微镜、高压灭菌器各1台
及常用的小型医疗器械。
王杨乡卫生院 1971年建院,有职工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3人。建院初
只设门诊、药局。1985年,全院有砖瓦结构房舍300平方米,设中医诊室、西医
诊室、检验室、X光室、中药局、西药局、妇检室、处置室、卫生防疫室,有卫生
技术人员14人,设病床15张,有30毫安X光机、显微镜、高压灭菌器各1台。
卫国乡卫生院 1979年建院,有职13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5人。建院
时设有内科、外科、中医科、药局、X光室、检验室、处置室、妇检室、卫生防疫
室。 1985年,全院职工减少到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5人。是年,全院有砖瓦
结构房舍230平方米,设门诊、X光宝、药局、卫生防疫室,常用的医疗器械有30
毫安X光机、显微镜、高压灭菌器件1台。
工农乡卫生院 1976年建院,有职工4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人。1985年,
全院有砖瓦结构房舍200平方米,有卫生技术人员11人,设中医诊室、西医诊室、
处置室、药局,只有常用的医疗器械。
五、职工医院
1985年铁力境内省。市属企业单位均建有职工医院(卫生所),计12所,共
有卫生技术人员756人,病床741张。卫生技术人员在百人以上的有铁力、双丰、
桃山、朗乡等4个林业职工医院。铁力农场、铁力于锦厂,铁力火柴厂、桃山地
质队、七○七地质队都建有职工医院,铁力神树、朗乡都设有铁路卫生所。
1985年,县属粮食、交通、工业、商业、砖厂、毛巾厂、电厂等单位均设有
职工卫生所。
六、铁力县人民医院
县人民医院的前身是伪满铁骊县立病院。县立病院是由福民诊所演变而来,伪
康德3年(1936年)成立福民诊所,所长营野(日本人)、外科医生川口(日本
人)调剂何善元等共7人,设病床8张。伪康德8年(1941年)经伪北安省批准,
拨款25万元,在原福民诊所的基础上建立铁骊县立病院,设病床20张,院长斋
藤(日本人)。康德10年1943年,庆城与铁俪台县后,铁骊县立病院改为铁骊病
院,院长岩奇寿人(日本人),副院长马洪贵。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铁骊维持
会委派康健负责铁骊病院工作,后改为庆安县第二病院。1946年6月,庆(安)、
铁(骊)分县,恢复铁骊县制,原庆安县第二病院改为铁骊县立医院,有医务人
员7人。直至1949年医务人员增加到13人,设病床15张,并购置了显微镜和手
提离心机等常用医疗器械。1951年12月,铁骊县立医院改为铁骊县卫生院。1953
年设内科、外科、化验室、手术室、调剂室、注射室和工个门诊部。1957年增设
妇科诊室。是年,新建1 100平方米砖瓦结构的门诊、病房、厨房。锅炉房。1958
年9月庆、铁合县,撤销铁力县制,铁力县人民医院改为庆安县综合第二医院。1962
年庆、铁分县,将综合第二医院改为铁力县人民医院,全院职工增加到88人,其
中技术人员64人,病床70张。是年,省卫生厅拨款7万元,购置一台200毫安
X光机及恒温箱。1963年,建外科病房294.5平方米,建传染病房286平方米。年
内增置一台上海产热笔式心电机。1968年将县卫生防疫站、县妇幼保健站和人民
医院合并,成立县卫生事业管理站,内设医疗组、卫生防疫组、妇幼保健组。1969
年,省拨给1台救护车。1970年,县人民医院、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分设。1978
年以后,陆续增加了心脏诊断仪、超声诊断仪、脑血流图机、纤维胃镜等医疗仪
器。1980年,新建门诊楼500平方米。是年,设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传染
科、五官科、中医科、检验科、放射线科、药剂室、供应室、注射室、总务科。1984
年,扩建门诊楼591平方米,增设急诊科、口腔科、五官科、物理诊断科。1985
年,全院有职工195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51人),病床150张,年门诊量达26
842人次。
七、县中医院
1983年,县政府决定将铁力镇卫生院全民所有制部分划出,成立铁力县中医
院。是年,在正阳大街南侧原铁力镇卫生院院址修建县中医院门诊楼,建筑面积
1 175平方米。1984年12月18日,县中医院建成开诊,全院有医护人员65人
(其中卫生技术人员57人),设病床20张,年门诊量达1 293人次。1985年,门
诊、病房分设,门诊设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伤科、针灸科、瘩瘩科、口
腔科、镶复科、急诊科、防疫科、X光室、超声心电室和中西药局等。病房不分科。
主要医疗设备有50毫安X光机1台,A型超声波诊断仪1台,B型超声波诊断仪
1台。另有药库310平方米。建有砖瓦结构锅炉房71平方米。
八、县卫生防疫站
1956年12月,建立县卫生防疫站,配工作人员7人,与县卫生科合署办公。
1958年9月,因庆、铁合县,撤销了铁力县卫生防疫站。1962年10月,恢复铁
力县制后,重新建立县卫生防疫站。有工作人员11人,设防疫、卫生、地方病防
治3个组,站址在东岗衡原钢铁厂职工医院。1968年9月至1970年9月,与县人
民医院、妇幼保健站合并,成立卫生防疫组。1970年9月,卫生防疫组从县人民
医院划出重新建站。1978年,站内设防疫、地方病、检验、公卫、总务等5个科
室,有工作人员10人。1983年新建办公楼790平方米。1985年末,全站工作人
员增加到32入(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8人),设食品卫生、防疫、地方病、公共卫
生、计划免疫、检验、肝炎防治、办公室等8个科室。主要设备有分析天平、冰
箱、电恒温干燥箱、显微镜、离心机、光学天平、酸度计、X光机、心电机、电热
恒温箱、电水温箱、快速极普仪等共计20余件。
九、县妇幼保健站
铁力县妇幼保健站始建于1957年8月,编制5人,设妇保组和儿保组。1966
年,成立铁力县卫生事业管理站,只设1人负责全县的妇幼保健工作,其余人员
全部走‘六二六”道路,下放到公社卫生院或其他医疗单位。1970年,妇幼保健
站积县卫生科合署办公。1985年,职员增加到16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4人。年
内设妇保组、儿保组、药局、化验室、注射室、产前咨询室,流产室等7个组
(室)。又开设计划生育、妇女、儿童健康及疾病诊治门诊。主要医疗设备:婴儿
保温箱l台、立式高压灭菌器1台、手提式高压灭菌器9台、30毫安X光机1台。
电动吸引器脚踏吸引器各1台、万能床、轻便产床各1张、婴儿秤2个、体重秤
1个、显微镜3台、多普勒胎心l台、妇产科手术器械包1个、电冰箱1台、电灼
器1台、股头吸引器1台、离心机1台、恒温箱1台、低温冷冻器三套。
十、县结核病防治所
1979年成立铁力县防治结核病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与卫生防疫站合署办
公,配有1名专职工作人员。1981年,结核病防治工作由卫生防疫站交给县医院,
县人民医院成立防痨科,有工作人员4人,其中医师1人,医士2人,护土1人。
1983年,县人民医院又把结核病防治工作交给卫生防疫站。1985年12月,县政
府决定,结核病防治工作由卫生防疫站划出,成立县结核病防治所,配有7名工
作人员,其中医士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