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医疗技术

第三节 医疗技术


  中 医 科 1965年县人民医院中医科以门诊为主,1974年,本县选送8名
医师参加省、市中医进修学习后,县人民医院开展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治疗,配合
西医治愈了森林脑炎,流行性出血热、结核性脑膜炎、小儿中毒性肺炎等疑难病。
1984年,具中医院外科对一般性骨折患着采用徒手复位,X光拍片复查,对较复
杂的骨折进行X光下复位,再用小夹板固定或必要的牵引固定等治疗,均取得了
较好的疗效。1984年县中医院理疗科应用针灸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脑血栓后
遗症、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而神经麻痹等疾病。1985年,县
中医院痔瘘科用好全息或消痔灵注射治疗内痔,用冷冻治疗血栓性外痔、环形内
痔等病症。
西医内科 1956年,开始应用静脉点滴输液。1959年X光宝开诊,提高了对
某些疾病的诊断率和危重病症的治愈率。1965年开始肝功能、脑背液检验。1966
年血清离子、二氧化碳结合力的测定等检查方法,在临床得到应用。县人民医院
人抢救心原休克、循环衰竭、纠正脱水和酸中毒、离子紊乱等疾病都有很大的
进展。 1970至1984年,心电四诊断、超声诊断(A),纤维胃镜检查,心动超声和
脑血流图检查,先后应用于临床。这对脑血管意外、急型克山病、过敏性休克、肝
昏迷、尿毒症等疑难病症的抢救、治愈率的提高,都获得了明显的效果。
西医外科 1950年只能做外伤缝合、脓肿切开手术。1953年6月张道兴医师
做了本县第一例阑尾炎手术,同年年底又做了盛气手术。1954年开始做胃修补术。
1957年田元凯做了肠梗阻、肠吻合手术。1965年,哈医大附属第一医院外科主治
医师兰之太调到铁力县医院工作,使外科的医疗技术有了明显的提高。1965至
1970年,开展的外科临床手术有:结肠切除膀胱破裂修补术、膀肽息肉切除手术、
尿道整形术、膀眈道瘘术、膀胱镜检术、乳腺癌根治术、甲状腺切除术、颅骨外
伤修补术等。1976年以后,兰之人与林本满等人配合,又不断扩展了外科手术的
领域,如:肾修补术、肺脏破裂修补术、肝硬化门脉高压时的大网膜包理、脾切
除及胃痛静脉结扎术、股动脉吻合术、出血性坏死性腹膜炎手术、斜颈整形术、马
蹄内翻足矫形术、股骨干骨折手术、股骨头三翼丁固定术、胖胖骨骨折牵引术、胆
总管囊肿切除术、回盲部结核有绊结肠切除术、深颅术,都获得成功。1965年以
后,开始采用硬膜外麻醉、臂丛麻醉和气管插管麻醉、静脉麻醉等技术。
传 染 科 1982年始,县人民医院采用感染性休克新疗法,提高了中毒性痢
疾、暴发性流脑等疾病的治愈率。是年5至7月共收治痢疾患者800多人,只出
现2例死亡。1984年,收治流行性出血热患者治愈率97%。
妇 产 科 1950年,只能作一般妇科疾病的诊治,不能手术。1954年开始做
古典式剖腹产及卵巢囊肿切除等手术。1962年以后,王立文、齐云霞、付守杰、赵
元锷等本科或专科毕业生到妇产科工作,使技术水平有很大提高。1965年开始做
子宫全切术、静水囊引产手术。1976年开始做子宫下段剖腹产。1978年始做酒精
羊水交换引产术、横位内倒术、穿颅术、滞产钳手术及胎头吸引手术。1980年开
始作明式子宫全切术、三度会明裂伤修补水。
儿  科 195O年,仅能治疗小儿肺炎、消化不良、肾炎等常见病、多发病。
1981年县人民医院儿科对休克及肾功能衰竭、心衰等疑难病的治愈率有很大进
展。并能顺利完成腰穿、胸穿、骨穿等常规操作,能分拆心电和脑电图。
五官科 1964年县人民医院开展白内障、青光眼、眼外伤、上颌窦根治等手
术。1970年,对球后异物伤,角膜穿孔伤、巩膜修补术、眼肌手术、验光及眼底
病的诊断,确诊率和治愈率都有较大提高。同时能做气管切开术、口腔镜检查、食
道异物取出术、中耳炎根治术、领面外科手术等。1980年以后,县医院五官科陆
续购置了牙科治疗台、显微裂隙灯、验光器材、手术人影灯、雾化治疗机等新设
备、开始推行口腔矫形、镇复等新疗法。
放射线科 1959年仅能做胸腹透视。1962年后,陆续开展的项目有:头、胸、
四肢照像,胃肠钡餐照像,以及膨化脑血管、输卵管造影等。
检 验 科 1953年始做血常规、尿常规检查。1963年增加了肝功化验项目:
如谷丙转氨酶、射香草酸法度试验、硫酸锌浊度试验、黄胎指数、碘反映;脑脊
液的常规检验(细胞数、总蛋白量)。1966年以来,开展的检验项目有血钾、血钠。
血钙离子、二氧化碳结合力的测定及“抗○”试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测定和细
菌培养;总蛋白、谷草转氨酶、血肌肝、肌酸测定及范登伯氏、类风湿因子、胎
甲球试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