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职业病防治

第四节 职业病防治


  1970年,县农具木器厂制胶车间的两名工人发生苯中毒住院治疗。1971年以
后县卫生防疫站购置了简单的器械,在夏季对某些高温作业环境进行了辐射热测
定,提出了改进意见和防护措施。
1978年,卫生防疫站购置了常用的医疗仪器,开始了劳动卫生调查和职业病
普查工作。全年对接触铅作业的18个作业点进行了空气中含铅量的测定,取样36
份,经测定符合国家标准的有11个点,占61.1%。合格样品数为22份,占61.1%。
对接触苯作业的16个作业点取样32份,进行了空气中含铝量的测定,有7个点
符合国家标准,占43.79%。合格样品13个,占40.60%。对接触汞的3个作业点
取样6份化验都合乎国家标准。对接触铅作业的85人进行健康检查,查出有吸收
的16人,铅吸收率为18.8%。对接触苯作业的120人进行体检,查出观察对象9
人、占7.5%。对接触汞作业的22人进行体检,未发现有观察对象。1978至1984
年,每年都进行接触铅、苯、汞作业环境的调查及工人健康检查,对检查出可疑
职业中毒者均送省职业病院进一步检查并进行治疗。
1981年始,对11个接触粉尘的县直企业和9个乡镇企业的粉尘浓度、分散度
进行调查,对部分接触粉尘5年以上的工人进行了矽肺普查。是年,并普查133人,
查出观察对象12人,占9%。1984年普查64人,查出观察对象5人,对查出的
病人进行了观察治疗。
1985年,对翻砂、铸造、电焊、喷漆、高温、采石6个工种的各个企业建立
劳动卫生档案。其中接触有害物质1275人,接触粉尘作业者981人,接触毒物294
人。
(见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