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妇幼保健

第四章 卫生保健

第一节 妇幼保健


推广新法接生 1950年,县卫生科举办新法接生培训班,培训接生员12人,
1951年培训53人。1954年始,城镇街道和农村管理区成立接生站,实行无痛分
娩。1955年8月,推广四区接生站产前检查,产后访视的新法接生经验。1957年
县妇幼保健站建立后,新法接生进一步得到推广。当年,铁力镇361名产妇中,有
356人实行新法接生,占98.61%。1976年,全县有接生站132个,接生员157名。
1977年全县新建19个妇检室,21个难产抢救组。1982年,推行科学接生。1984
年,全县新法接生率99%,科学接生率58.3%。1985年3月,县妇幼保健站对朗
乡镇12名接生员进行业务考核,对成绩合格者发给接生证书。
妇女病防治 1957年县妇幼保健站建立后,每间隔5年进行一次妇女病普
查,对患有疾病的妇女及时采取治疗措施。1979年3月,开展妇女子宫脱垂防治
工作。年内对朗乡公社3 690名60岁以下已婚妇女进行妇女病普查,子宫脱垂病
患116人,占3.1%,经手术治愈86人,治愈率则%,对1 119名子宫颈糜烂病
患,采用口服妇炎灵药物治疗,当年投药3 500瓶。1980年,开展以宫颈癌为重
点的妇女病防治工作,年内对双丰公社5 333名60岁以下的已婚妇女进行普查,
查出病患1 200人、占22.6%,治愈率80%。1984年,对全县城镇9 740名女职
工进行妇女病普查,查出子宫颈癌患者3人,子宫颈糜烂患者3 014人,子宫脱垂
患者88人,尿瘦6人,都分别采取措施进行了治疗。1985年,对双丰林业局621
名女职工进行妇女病普查,查出了宫颈糜烂病患368人,乳腺癌1人,分别采取
治疗措施。
1956年,推行妇女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和更年期的劳动保护措施,生
产队在调配妇女劳动力的工种上,实行“三调、三不调”制度,即月经期调干不
调湿,孕期调轻不调重,哺乳期调近不调远。1980年,各企事业根据妇女“五
期”生理特点,安排适当的工作和劳动,女工较多的毛巾厂、元件厂建立了卫生
室。
幼儿保健 1970年,进行儿童健康普查,及时掌握幼儿多发病、常见病的患
病情况,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1979年,对0至7岁儿童2 100人进行蛔虫症
普查,查出患儿168人,免费发给驱虫药进行治疗,年内发驱虫药213瓶。1981
年5月,为探求有效、简易防治佝偻病方法,对双丰、铁力、年丰3个乡镇3岁
以下300名健康儿童,分别投以80万单位维生素D,口服或注射剂药,以观察预
防效果。半年后经检查,300名投药预防的儿童中,未发现佝倭病患者,在300名
没服药的儿童中佝偻病患病率5.8%。证明80万单位维生素D,1次投药法,对
预防小儿佝偻病有明显效果。
少儿保健 1963年,开展对中小学生眼病防治工作,县一中452名学生中有
71人视力下降、占15.7%;县一小学470名学生中,视力减退者105人、占22.3%。
1964年,贯彻省《关于中小学校保护学生视力暂行办法》,各学校普遍开展眼保健
探活动。1985年,开展以沙眼、龄齿、蛔虫症三种疾病为重点普查防治工作,其
中沙眼病普查9 393入,患病3 660人,占38.9%;龄齿病普查9 007人,患病2
562人,占28.4%;蛔虫病普查4 048人,患病1 435人,占35.5%。年内对各种
病患普遍建立档案,分别采取措施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