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人物传
第二十三篇 人物
第一章 人物传
朴吉松 男,朝鲜族,1918年8月出生于吉林省汪清县永昌洞的一个贫苦
农民家庭。青少年时期,受共产主义思想的影响,曾在家乡参加学生进步团体——
亲睦会和儿童团。1933年,他加入青年团,投身于抗日救国活动。1935年,因叛
徒告密地被捕入狱,后因年龄小,被敌人假释。出狱后,他参加了抗联队伍,先
后任战士、班长、排长、连长、组织科长、政治部主任及支队长等职,于1937年
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8年,他随同抗日队伍转战到铁骊。是年IO月,他带领抗联战士袭击了铁
骊二屯伪自卫团,俘敌6人,缴枪多支。1939年11月,他同30几名抗联战士在
铁骊城北的密林中与200多名日本讨伐队相遇,经过几天周旋,将敌人引进了深
山老林,敌人除一部分逃窜外,大部被歼灭在密林中。1941年2月15日,他带领
5名战士身着伪警装,到石长火车站南20公里处为抗联部队运送粮食。是年4月,
他率领20名战士,同抗联第六支队支队长张光迪队伍会合,在铁骑南山开展抗日
救国宣传活动。12月,他先后在铁骊西南燕窝山、铁骊南部凌云山一带同日本讨
伐队进行了多次战斗。1942年5月,他率领25名战士,同第九支队孙国栋率领的
20名战士联合袭击了王杨火车站、王杨铁路警护团分驻所和桃山火车站、桃山铁
路警护团分驻所及地方伪警察分驻所,将其全部缴械。1943年1月4日,他率部
袭击了庆城伪警察署,在返回密营途中,与庆城日本讨伐队遭遇,战斗中为掩护
部队转移,他身负重伤,被敌人抓获。是年8月12日,他在北安伪满监狱中被杀
害。
何世恩 男,汉族,1901年生于黑龙江省绥化县永安乡,高小毕业后在家
务农。1924年,他加入马占山部队当兵,于1935年负伤退役。
1945年,他在本县参加了东北民主联军(后改称铁骊县大队)任班长。1946
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他带领一个班的战士在铁骊依吉密河附近执行剿
匪任务,同创多名土匪激战,将土匪全部击溃,而县大队的战士无一伤亡。年末,
何世恩指挥有方,被晋升为副排长。1947年5月10日,匪首余占东及其部下11
人从汤原流窜到本县,县大队副连长刘军华和副排长何世恩带领50多名战士进行
围剿,在石长西北2公里处的一个看菜窝棚里,将匪首余占东及其部下全部歼灭。
何世恩在战斗中壮烈牺牲。经国家内务部批准他为烈士,遗骸安葬于烈士陵园。
弓日均 男,朝鲜族,1913年2月 21日出生于朝鲜平安南道介川郡云阳村
一个贫农家庭。1919年他随父流亡到中国,先到辽宁临江,后又迁到黑龙江兰西。
1928年他15岁就参加了青年团。 1931年冬,他受组织派遣到庆城(庆安)县任
庆城特支团小组长,于1946年4月30日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在庆城曾任过
区公安助理、县供销社主任、区委书记等职。1950年,他调入哈尔滨任黑龙江省
民政厅民族科副科长。1952年6月28日,他从省城调入铁骊县任县委代理书记。
他到铁骊后,首先拜访老贫农了解县情,他踏遍铁骊的山山水水,首先提出了加
强农业基础建设的建议;他深入到农村宣传党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政策,发动、鼓
励农民大办生产合作社。1954年11月他任铁骊县委书记,亲自主持制定了全县兴
修水利、根治内涝的具体规划。从1953年到1966年10年间(其中有4年为庆铁
合县期间,他主管工业太地带领全县人民先后修筑了呼兰河沿岸44.7公里堤防
和安邦河防洪排涝工程;修建了东方红水库和年丰水库;开通了长山引水工程;治
理了双丰、卫国、王杨等乡的大片涝地,使1 5000公顷耕地排除了内涝;全县又
扩大耕地面积1 000公顷。1956年,他提出了“水田综合治理”的设想,把全县
低洼旱田改造成水田,大力发展水稻种植面积。到1956年,全县水稻种植面积由
原来的2.4万亩,发展到4万亩。不但使农民增加了收入,也给全县人民解决了
吃大米难的问题。1966年全县粮豆总产达2 063.2万公斤,平均亩产107.5公
斤,比他初到铁驷时,分别增加了935.7万公斤和43公斤。1956年9月,他当
选为中共“八大”代表。弓日均身为朝鲜族,但从不站在本民族的狭隘立场上处
理问题。1954年铁力中学初建,一校设两个民族班。汉族师生与朝鲜族师生经常
发生纠纷。汉族依仗人多势众;朝鲜族依仗“少数民族特殊照顾”,闹得准也不服
难。弓日均闻讯亲自到校召开师生大会,当众批评了狭隘的民族意识,反复阐述
民族团结的重大意义,教育师生既不要自傲,也不要歧视他人。1958年,双丰公
社幸福一队(汉族)撂荒多年的3.2均耕地,被光明二队(朝鲜族)种上了水稻。
秋后,光明二队丰收了,幸福一队见了“眼红”,便索要土地及农业税。光明二队
执拗不给,两队争吵不休,直闹到公社。弄得公社左右为难。弓日均闻讯赶到光
明二队,详细了解了土地情况,认真做了朝鲜族干部和社员的思想工作,当场决
定地归原主,很快平息了纠纷。1958至1962年庆铁合县期,他为庆安县委第二书
记,主抓工业。时逢全民大搞钢铁,他身为松花江地区钢铁会;钱联合指挥部副总
指挥,总是跟工人群众打成一片,昼夜连续奋战在工地上。他同地质勘探技术人
员一起进深山老林,探矿找矿,发现了二股和朗乡两个较大的铁矿。他又同工人
一起炼焦炼铁,直到高炉淌出第一炉铁水。在工地上,经常是累得他直不起腰来;
在高炉前,经常因为粉尘爆炸,他被崩倒或砸伤。群众怕他“造跨”,劝他歇一歇,
他从来都说“没关系”。食堂炊事员怕他“造垮”,精心为他炒两盘好菜,他接过
来,便倒入大锅菜里,同工人吃一样的饭菜。庆铁分县后,他重任铁力县委书记。
他坚持每年下乡200天。夏天一把锄、秋天一把镰,白天同农民一块下地,晚间
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搞调查研交。遇到农忙,生产紧急时,他一日步行25公里,
走遍两个公社的薄弱生产队了解情况,解决问题。1963年春,年丰公社两个队种
稻缺水,修水库又缺钱。他了解到情况后,连夜返回县城,第二天便为这两个队
解决了贷款6 000元。1962年夏,年丰水库决口,全县24个生产队的农田被淹,
大水冲毁铁路,造成绥佳”大动脉”停运24小时,弓日均心急如焚,带领群众连
续苦战5昼夜,挑土、背袋子,站在水中堵口子。由于他长期超负荷地工作;辛
劳成疾,已患上了肾炎和肺结核。他对自己事情从不放在心上。房产部门见他家
住房太狭小,特意为他维修三间砖房,他说什么也不搬进去,硬是安排给一个新
调入的干部,自己仍住那两间小茅草房。他的亲属有在农村的,有在外县的;其
子女有初中毕业的,也有高中毕业的。考不上大学,都想求他在铁力县城安排个
好工作。可他每次都是耐心地说服,循循善诱地劝导,让他们安心务农,不搞特
殊化。自己的儿子初中毕业,就鼓励他带头到农村去插队落户。1966年4月,他
被调到绥化地委任统战部副部长。1967年2月,在。文化大革命”中被“造反
派”揪回铁力批斗、关押。于1970年7月2日含冤而逝,终年57岁。弓日均一
生对党无限忠诚,对人民鞠躬尽瘁,对工作勤勤恳恳,对自己一无所求。在开发
建设新铁力的事业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给全县人民留下宝贵的财富、深
刻的印象,受到全县各族人民的衷心爱戴,被人们称为“焦裕禄”式的好书记。1978
年8月1日,中共铁力县委为弓日均平反昭雪,恢复政治名誉。同年12月25日,
县委召开追悼大会,全县人民沉痛悼念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书记--弓日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