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朝阳镇

第四章 乡镇概况

第一节 朝阳镇


朝阳镇位于嘉荫县中部,坐落在黑龙江边的带状冲积平原上。地理座标北纬48‘
53‘,东经130‘ 23‘。西至红光安太平村,以杨树林为界;东至新发村,以三棵
柳为界;南至东南沟口,以迎门山为界。面积19·2平方公里,人口12020
人,有汉、满、回、朝鲜、鄂伦春、高山、达斡尔等民族。其中汉族占99%。
据1955年在砖瓦厂西侧出土的银壶、铜钱、耳坠,和1958年在东门里道北
高埠处挖出的短剑、铠钾推断,最迟清初朝阳镇就有人居住。
“朝阳镇”一名,始见于《萝北县志》。1825年地图标名库布特林。1912
年萝北设治时,嘉荫河以西有宝南镇、宝兴镇、朝阳镇、双河镇、温河镇、同河镇。民
国5年(1916年)乌云没治时,朝阳镇有居民25户,百余口人。民国16年佛山
设治时,局治设在佛山镇(宝南镇--今保安村)。因其地无民房租赁,所以在朝阳镇
科民房办公。民国19年6月,黑龙江省政府批准在朝阳镇建行署,当年9月30回落
民国时期,朝阳镇不过是百余户人家的小镇,却有妓院、赌场、烟馆数处,无固定
职业游民来来去去,社会风气龌龊不堪。全镇有小商号六、七家,白酒作坊七家,小铁
匠炉1家.
1933年春,日本关东军侵占佛山县,县公署仍设在朝阳镇。并相继建有警察
署、宪兵队、国境监视队等军警机构。日寇统治佛山13年,朝阳镇除了人口略有增
加,一切龌龊的东西都有增无减。
1948年至1951年9月,朝阳镇为佛山区政府所在地。1951年10月,
佛山县政府由乌拉嘎金矿北沟迁至朝阳镇。从此,朝阳镇日益繁荣兴旺。
朝阳镇襟江带河,山环水抱。地貌轮廓西高东低,平均海拔高度130公只左右,
最高点迎门山188·4公尺,东南部永安西河逶迤东流。南山脚下抱沼片片点点。
朝阳镇聚落呈方格状。主街道繁荣路两侧植白杨,江山路两侧植垂柳,两路在电影
院门前十字相交。黑龙江岸由块石护坡,岸上栽松、柳两行,树下置游人凳、花圃。夏
日绿柳成荫,游人络绎不绝。
解放初期,朝阳镇是一个仅有5百余户人家的大屯,草房低矮,土道泥泞。现在主
街道两侧楼房鳞次栉比,居民区砖瓦结构住宅井然有序。镇内有砖瓦厂、制材厂。木器
厂、制酒厂、印刷厂、农机修配厂、粮油加工厂、食品加工厂等工业企业十余家;有国
营商业、供销合作商业、集体商业、个体商业几十家;有小学两所,中学两所,电影院
两座;有县医院和公社卫生院各一所。
朝阳镇除县直和镇属党政机关外,还辖有5个生产队:即曙光一队、曙光二队、曙
光三队、东方红一队、东方红二队。1984全年5月乡镇行政建制改革时。将曙光一、
二、三队合并为尚志村,东方红一、二队合并为佛山村.同年还对街道进行了规划整
顿,计有8个居民委。
(见附图)



@img6W8005O.jpg^JPEG^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