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岛屿

第四节 岛屿


黑龙江流经本县地段,形成一些大小不同的江心岛屿,兹将属我国领土的岛屿依次
记载如下:
平阳岛该岛位于东经129‘ 17’至129‘18’,北纬49‘21’至
49‘22’,由4岛组成。岛长2700米,宽48米,面积0·72平方公里,距
我岸25米,距苏岸1000米;在平阳河口生产队上游3·5公里处。
解放前,桦树林子村农民王为明在该岛点灯罩,并在岛上居住,因该岛在平阳河口
处,得名“平阳岛”。岛上资源有柳、榆、水曲柳等树木。
“九·三”光复后,乌云县居民董继森、王正明等人在该岛附近水域捕鱼。1954
年平阳河口居民未岳勤在岛上点灯罩,同时陈光武、龚滨恒在岛上盖座打渔房,从事捕
鱼生产。
布拉罕岛该岛位于东经129‘22’至129‘26’,北纬49‘24’,由
5岛组成。岛长5600米,宽2700米,面积5·97平方公里。 距我岸50
米,距苏岸1000米,在常胜乡勤俭村和桦树林子村相对处。
1908年乌云县居民赵永、杨喜久和四五户鄂伦春人在岛上居住。因岛南面江岸
山头上有一块大石头,样子象佛头,鄂伦春语“不拉罕”,即“佛”,改得名“不拉
罕”岛。
1918至1938年,岛上居民增加到20余户,60多人。常家屯居民王殿
增、杨永和、王兆庆等都曾在岛上种地、捕鱼、打皮子,并开设酒店和杂货铺,字号
“富昌厚”。1938年秋,日伪为加强对居民控制归井村屯,将岛上居民全部迁到常家
屯。1933年至1945年该岛归伪乌云县管辖。现隶属常胜乡。
岛上资源有柳树、臭李子、榆树等树木,现有耕地33000亩。
三八湾岛该岛位于东经129‘25’,北纬49‘20’。岛长400米,宽
170米, 距我岸100米, 距苏岸1600米,在勤俭村北侧,属常胜乡管辖。因
该岛东南深水处盛产甲鱼,故群众称此离为“王八湾岛”。自古以来,常家屯居民就经
常在岛上拣柴、放牧。
刘树珍套子岛该岛位于东经129‘24’至129‘27’,北纬
49‘26。岛长3450米,宽76米,面积1·56平方公里。距我岸120
米,距苏岸1060米。岛上资源有柳、榆、水曲柳等树。
早在1908年前,常家屯居民刘树珍就居住在岛上,并开设“三会顺酒店”,因
刘树珍在此岛居住年久,故取名为“刘树珍套子岛”。
1929年以后常家屯居民刘树珍、杨福昌等人,每年都上岛打草、放牧。并在附
近水域捕鱼。1934年以后,日本东亚公司吴把头和任广海、杨振邦等人也上岛打
草、砍柴。建国以后,常家生产队上岛开荒种地,现在岛上有耕地600多亩。
罗锅岛 该岛位于东经 129‘27’至129‘28’,北纬40‘20’。岛长
600米,宽90米,面积0·36平方公里,距我岸250米,距苏岸1750米,
位于常胜乡常家屯上游4公里处。
1916年,居民陈德生住在该岛附近,他经常上岛砍柴。因陈德生有“罗锅”,
故群众称该岛为“罗锅岛”。
解放后,常家屯居民朱明德、黄高年、杨月照、周志清等人,经常上岛砍柴。或在
附近水域捕鱼。
常胜岛该岛位于东经129‘28’--129‘29’,北纬49‘25’,由
两岛组成。岛长850米,宽250米,面积0·15平方公里。距我岸200米。距
苏岸1950米,在常胜乡常家屯上游2公里处。
该岛原系一岛,1958年江水泛滥时,岛中间被冲开。形成两个小岛。解放后。
我常家屯居民经常登岛砍柴。
常家一撮毛岛  该岛位于东经129‘32’,北纬49‘22’。长200米,宽
60米,面积0·01平方公里。距我岸180米,距苏岸1030米,在常胜多常
家屯下游4公里处。
岛上丛生柳树,远看宛如一小撮毛缨,故得自“一撮毛岛”。近年来,由于江水冲
刷将该岛上端的小岛冲刷掉。江水小时和白毛岛上端相连。
解放后,常家屯居民在岛上放过中,采过金,并经常在附近水域捕鱼。
白毛岛该岛位于东经129‘32’,北纬49‘22’,由四岛组成。全长
3150米,宽600米,面积1·4平方公里,距我岸50米,距苏岸1160
米,在常家屯下游5公里处。岛上资源有榆、柳、水曲柳等树木和大片草原。
早在1925年前,乌云居民孙树事曾在岛上盖一房屋居住,以种大烟、采蘑菇、
打皮子为生,因老人头发全白,绰号 “老白头”,人们便称该岛为“白毛岛”。
解放后,常家屯居民经常在岛上打草,在附近水域捕鱼。1960年以后,乌云大
队上岛开荒种地。1970年在岛附近建白毛套子生产队,1980年改叫江南生产
队,划归常胜多管辖,现在岛上有耕地1050亩。
葡萄岛该岛位于东经129‘37’北纬49‘20’。岛长1750米,距
我岸350米,距苏岸800米,在白毛岛下游1公里处。岛上资源有柳、臭李子、山
葡萄、樱桃、水曲柳、五味子等。因该岛盛产山葡萄而得名“葡萄岛”,现在归乌云镇
管辖。
解放前,乌云县居民徐文田、于连发等多人,经常上岛搞野果、采药材、砍柴。
1945年日伪投降后,乌云居民每年夏季都登岛采山葡萄,各季打烧柴,并经常在该岛
附近水域捕鱼。
旧城庙后滩岛该岛位于东经129‘39’至129‘40’,北纬
49‘17’。岛长1250米,宽290米,面积0·4平方公里。距我岸150
米,距苏岸1450米。
该岛形成已久,1912年前旧城建镇时就有此岛。因该岛位于旧城古庙后,故称
“庙后滩岛”。
民国以后,旧城与乌云镇居民经常上岛砍柴,并在附近水域捕鱼。曾建渔房多间。
现岛南侧仍有打鱼房一座。
旧城腰滩岛该岛位于东经129‘41’至129O‘2’,北纬47‘17’。
长1170米,宽280米,面积0·25平方公里。距我岸320米,距苏岸930
米,在富饶公社旧城大队东北侧,与旧城相对,故称“旧城腰滩岛”。
岛上资源有杨、柳、臭李子、山下子等树。多年来旧城居民经常上岛砍柴和在该岛
外滩水域捕鱼。
牛圈滩套子岛该岛位于东经129‘43’,北纬49‘14’。长岛
1017米,宽180米,面积0·13平方公里。距我岸180米,距苏岸1000
米,在旧城下游4公里处。
1912年前就有此岛,因我侧岸上有一牛圈与该岛相对,故得名“牛圈滩套子
岛”。因牛圈滩距旧城8华里,群众又称“八里滩”。该岛原由3个小岛组成,1958
年涨大水,将岛下端内侧2号小岛冲掉,变成2个小岛。
1931年以来,旧城居民周学孝,鲍金忠等人,经常在岛附近水域捕鱼。
鲍书信套子岛该岛位于东经129‘43’,北纬49‘13’。岛长
1000米,宽150米,面积0·12平方公里。距我岸20米,距苏岸工400
米,在旧城下游5·2公里处。
1970年1月总参测绘局绘制的争议岛图定名为温岛。因与外侧岛重名,为便于
区分,按群众习惯称呼,仍称为“鲍书信套子岛”。
解放后,我居民鲍书信,刘中国在该岛下端温河口挡亮子捕鱼,鲍书信1958年
前后在岛上住了3年之久。
温岛又名一撮毛岛,位于东经129‘44’,北纬49‘12’。长250
米,宽60米,面积0·2平方公里。距我岸670米,距苏岸960米,在鲍书信套
子离下游。该岛原系大沙滩,1928年黑龙江涨六水时,冲到沙滩上一些残柳,随
着淤沙增高、柳条子成活,逐渐扩展形成此离。初名“一撮毛岛”,因该岛距温河口较
近,1970年改称温岛。日伪统治时乌云县雪水温居民姜树堂、王老五等多人,每年
冬季都在该岛附近水域捕鱼。
分水离该岛位于东经129‘44’至129‘55’;北纬49‘04’至
49‘10’。长14500米,宽2700米,面积23平方公里。距我岸280
米,距苏岸2200米,在向阳乡雪水温屯和鳇鱼卧子之间。岛上资源有柳、榆、水
曲柳等树木和大片荒原,岛附近水域盛产各种鱼类。因其面积较大,江水从岛两侧流
过,故得名“分水岛”。
该岛原由20个小岛组成,近几年由于江水冲刷,将岛到外侧14号、16号两小岛
冲掉,13号岛外侧又冲开一岛。
1912年至1923年,乌云居民王建刚曾在岛上开酒店。1923年刘先怀、
刘先五兄弟将酒店买下,字号为“新发隆”。当时岛上还有张振邦、张先瑞、田万庆和
高富天3家酒店,字号分别为“华庆东”、“双庆和”、“义天庆”。同时还在岛上种
大烟2至3垧。1928年黑龙江洪水肆虐,四家酒店悉被冲毁。
1929年至1938年,雪水温居民阎太和、苏和海、吴云章等多人,每年上岛
采金或在该岛附近水域捕鱼。春、夏、秋3季农忙时,经常有人上岛居住。
建国以后,鳇鱼卧子生产队在岛上建地营子,开荒种地,现有熟地5250亩,
地营子房屋3间。岛上还有我方设置的航标3处(663、664、665)。
雪水温下套子岛该岛位于东经129‘48’至129‘49’,北纬
49‘05’。由3岛组成,岛长3250米,宽700米,面积1·65平方公里,
距我岸50米,距苏岸2850米,在向阳乡雪水温大队下游5公里处。
1900年前雪水温建屯时就有此岛。因在雪水温下游,故得名“雪水温下套子
岛”。该岛原由6个岛组成。1958年黑龙江洪水沉积泥砂将1号岛与我岸连通,岛
下端的两个小岛(5、6号岛)逐渐消失。
1921年以来,雪水温居民阎太和、王学迁等人经常上岛采金、砍柴。
青云岛该岛位于东经129‘57’至129‘59’北纬49‘01’。由5
岛组成,岛长4600米,宽600米,面积2·76平方公里。距我岸60米,距苏
岸2370米,在双河镇上游1·4公里乌云河口处。
该岛形成已久,清光绪二十一年(1896年)双河屯建立时就有此岛。该岛远看
宛如青云,故称青云岛。1937年,雪水温居民商保金、苏和秀等20余人上岛采
金。1953年王家店居民彭国良等20余人在该岛挡冰障子捕鱼, 1970年以后嘉
荫农场创业连捕鱼队赵长和等人经常在该岛内外附近水域捕鱼。
双河岛  该岛位于东经130‘00’至130‘02’,北纬48‘58’-
49‘00’。由3岛组成,长5303米,宽1150米,面积为3·04平方公
里。距我岸510米,距苏岸603米;与双河镇相对,故称双河岛。岛上草木葱笼,
并有沙金。
该岛近年来由于江水冲刷,将原1号岛上端冲开,又增加一岛。现变为4岛;枯水
季节4岛相连。
1945年后,乌云居民16人,曾在该岛采过金。建国后至1969年,双河居
民赵长和.赵福山、赵福贵、李四兴等人到双河岛下端拣过“老等蛋”。现归嘉荫农场
管辖,双河屯居民经常在岛内侧捕鱼。
给烈河岛该岛位于东经180‘08’至130‘04’,北纬48‘57’
至48‘58’。由4岛组成,长3100米,宽600米,面积1·11平方公
里,距我岸230米,距苏岸750米,在给烈河口区西侧。岛上生有黄波萝、水曲柳、
榆、柳等树木,野生动物有貉子、狼、熊等。附近水域盛产科种鱼类。
该岛1912年前后稻田村居民吕凤海曾在岛上居住,当时人们称该岛为“吕凤海
套子”。解放后因该岛靠近结烈河口,又改名“结烈河岛”。该岛伪满洲国时期归佛山
县稻田村分公所管辖,现归嘉荫农场管辖。
1915年以后,稻田村居民高俊清等人在岛上开过“杂货铺”和“三盛酒店”。
1938年秋日伪搞并大屯时将岛上居民强迫迁走。
建国后,双河镇居民经常上岛打柴,并正岛附近水域捕鱼。
老程头套子岛该岛位于东经130‘10’至130‘11’,北纬
48‘53’。岛长1500米,宽270米,面积0·27平方公里,距我岸90
米,距苏岸1350米,在高升屯下游1·3公里处。
早在1907年以前就有此岛。高升屯居民刘大个子(绰号)曾在岛上种地,并经
营杂货铺。1920年至1930年间,程学英、张殿文、刘广利等人先后在岛上开地
90余亩,因程学英在岛上居住年久,故得自“老程头套子岛”。
1938年,日伪搞并大屯时,将岛上属民全部撑下岛来。日伪投降后,附近居民
黄平福、刘公厚等人,经常上岛砍柴、打苦房草和在附近水域捕鱼。
增产一撮毛套子岛(一撮毛岛) 该岛位于东经130‘11’,北纬
48‘53’。离长600米,宽300米,面积0.18平方公里。距我岸330
米,距苏岸1460米,在增产屯北1·8公里处,现属嘉荫农场区划内。
该岛因距离增产屯较近,故称“增产一撮毛妻子岛”。解放以来,附近居民经常上
岛砍柴和在附近水域捕鱼。
刘广利套子岛该岛位于东经130‘11’至130‘12’,北纬
48‘52’。离长1700米,宽290米,面积0·34平方公里。距我岸320
米,距苏岸970米,在增产屯下游2公里处。现归嘉荫农场管辖。
早在1911年,胡梦臣、胡梦才哥俩就在岛上居住,故称“胡家套子”。后因刘
天喜、刘广利父子在岛上开地45亩,并上岛居住年久,后改称“刘广利套子岛”。
1930年居民庞鱼才召集一些工人,在岛上采金。1938年日伪搞共大屯时,
把岛上居民全部撵下来。
解放后,附近后民经常上与砍柴,并在附近水域捕鱼。
太平套子岛 该岛位于东经130‘13’至130‘14’,北纬48‘53’。
岛长1400米,宽330米,面积0·225平方公里。距我岸170米,距苏岸
920米,在太平屯上游0·5公里处。因离太平屯较近,故称“太平套子岛”。现归
红光乡管辖。
早在1914年前,太平屯居民赵连山、刘贵林等单身汉曾在岛上打烧柴卖给过往
轮船。1919年太平屯居民宋光武等人在岛子东头盖1所马架房,开设烧柴场。其后
赵连山、杨洪宽等人也在岛上盖房两间,开地1亩多,以种罂粟,开烧柴场为生。
解放后,太平屯居民经常上岛砍柴,并在附近水域捕鱼。
新发套子岛该岛位于东经130‘27’至130‘28’,北纬48‘53’。
岛长1300米,宽250米,面积0·3平方公里。距我岸207米,距苏岸
1250米,在新发屯下游1·5公里处。
1923年,新发电居民常岁友、程永和等人在岛上盖房4间,开地6亩,以种罂
粟和打皮子为生。以后傅佃臣、寇建祥等人也在岛上打皮子,并在岛的外侧水域捕鱼。
因该岛距新发屯较近,故得名“新发套子岛”。
解放后,新发屯居民经常登岛拣烧柴,并在附近水域捕鱼。
永安上套子岛该岛位于东经130‘28’至130‘29’,北纬
48‘51’。岛长700米,宽160米,面积0·11平方公里。距我岸210米,
距苏岸1030米,在永安屯上游1·2公里处。
因此岛位于永安屯上游,故得名“永安上套子岛”。解放以后,永安屯居民杨继
昌、孙权策等人,每年都在岛外侧捕鱼。
永安了套子岛该岛位于东经130‘33’至130‘36’,北纬
48‘51’。岛长3400米,宽550米,面积1·34平方公里。距我岸80
米,距苏岸800米,在永安村下游8·5公里处。现归红光乡管辖。
1921年前,附近居民过连浦曾在此离居住过,故名“老边头套子岛”。解放
后,因该岛离永安村较近,后改为“永安下套子岛”。
建国以后,永安生产队先后在岛上开荒种地,现有耕地130亩,永安。新发两屯
居民经常在岛两侧水域捕鱼。
革布钦河套子岛此岛位于东经130‘39’,北纬48‘38’。岛长
1000米,宽270米,面积0·23平方公里。距我岸120米,距苏岸800
米。因在保兴乡革布钦河口处,故称“革布其河套子岛”。资源有柳、榆、杨、槐、臭
李子等。现归保兴乡管辖。
解放以后,保安村居民胡凤祥、张福山、张国海等人经常登岛拣漂流木、砍柴、并
在岛外侧进行捕鱼生产。
嘉荫河岛 该岛位于东经130‘44’至130‘45’,北纬48‘22’。岛
长856米,宽110米,面积0· 8平方公里。距我岸160米,距苏岸700米,
在嘉荫县连江林场下游7公里处。因距离嘉荫河口较近,故称“嘉荫河岛”。岛上资源
有臭李子、柳树等。
1957年至1963年,嘉萌县水产局孟宪章等36人曾在该岛外侧捕鱼,
1963年以后连江林场姜文学、孙举生等人,经常在该岛附近水域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