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水文第一节 河流 一、水系
嘉荫县境内河流均发源于小兴安岭,流入黑龙江,统属黑龙江水系,地图上有名河
流56条,其中比较大的26条。
二、主要河流水文特征
(一)黑龙江
黑龙江有两源:即石勒喀河与额尔古纳河。石勒喀河在蒙古与苏联境内。额尔古纳
河上游海拉尔河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盟境内,发源于大兴安岭西麓。自呼伦湖至
洛古河段称额尔古纳河。两源汇于洛古河东流,其下称黑龙江。黑龙江全长4350
公里。总流域面积184·3万平方公里,自南源额尔古纳河算,在本省境内长约
2900多公里,流域面积约90万平方公里;在葛贡河口流经嘉荫县,至嘉荫河口
出境,流长249·5公里,流域面积约4万多平方公里。
黑龙江一般划为3段:自洛古河至黑河市为上游段;黑河市至乌苏里江口为中游
段,长约1000余公里;乌苏里江口至鞑靼海峡入鄂霍茨克海为下游段。黑龙江自结
雅河口以下,地势平展,河道比降只有0·1‰。流经本县境大段水域平展开阔,港汊
岛屿较多,唯观音山以下,江面变窄,两岸陡峭,水流湍急。
黑龙江水位:1928年乌云站最高水位100·36米;嘉荫站100·76
米;1944年乌云站最低水位85·67米,1973年嘉荫站最低水位85·58
米;乌云站7月份34年水位平均值94·06米,8月份35年水位平均值94·35
米,9月36年水位平均值94米;嘉荫站7月25年水位平均值92·66米,8
月份26年水位平均值93·22米,9月份26年水位平均值92·8米。
黑龙江降水:乌云站1947年至1980年33年年平均降水量539·6
毫米,1972年最高达777·8毫米,1941年最低371·3毫米。嘉荫站
1953年至1980年28年年平均降水量591·7毫米,1965年最高
782·2毫米,1979年最低411·8毫米。
黑龙江冰情与冰厚:封江,乌云站1949年至1980年32年平均值为11月
19出最早1940年11月9日,最晚1958年12月1日;嘉荫站1955年
至1980年25年平均值为11月24日,最早1974年11月12日,最晚
1959年12月1日。开江,乌云站1951年至1980年30年平均值为4月23
日,最早1954年4月9日,最晚1941年5月1日;嘉荫站1959年至1980
年22年平均值为4月20日,最早1953年4月5日,最晚1973年4月30
日。封冻天数:乌云站1951年至1980年30年平均值为154天,1941年
最长173天,1959年最短142天;嘉荫站1956年至1980年24年平均
值为150天,1980年最长166天,1957年最短116天。冰厚:乌云站
25年平均值为1·22米,1956年最厚为1·86米,1972年最薄0.93
米。嘉荫站24年平均值为1·24米,1974年最厚1·59米1968年最薄
0·86米。
黑龙江水温:乌云站1961年至1980年20年年最高平均水温24·8℃,
1974年最高达27·8℃,1972年最低21·7℃;年最低水温1965
年至1980年最高最低值均为0·0“℃,16年平均值为0·0℃。嘉荫站1962
年至1980年19年年最高平均水温24·6℃,1970年最高27·3℃,
1972年最低 21·7 ℃。1972年至1980年9年最低平均值为0·0℃,
1969年最高为0·1℃,1962年最低值0·0℃.
(二)乌云河
乌云河发源于乌云山南麓,河因山得名。《会典》作乌伊,《提纲》作身衣,《经
略》作五音河,民国初年地图名乌云河。“乌伊”系满语,森林之意。全长141公
里,河床宽10-35米。较大的支流有四条:西米干河、福民河、樟子气河、需朱比
尼河。该河流经本县沪嘉、青山河、向阳3个乡,经嘉荫农场入黑龙江,流域面积
2500平方公里。
据东风水文站测量:年径流量,1959年至1980年22年平均值4·14亿
立方米,1961年最大为9·79亿立方米,1979最小为1.58亿立方米。年
径流探22年平均值170·1毫米,1961年最大为402·1毫米,1979最
小为64·9毫米;年最大流量22年平均值375立方米/秒,1961年最大为 3250
立方米/秒,1975年最小为70立方米/秒;年最小流量22年平均值0·005
立方米/秒,1973年最大为0·035立方米/秒,1959年最小为0。
降水量22年平均值582·4毫米,1960年最高达830·8毫米,1979
年最低仅371毫米。降水天数21年平均值121天,1972年高达147天,
1962年仅102天,降水多集中在7-9月份。
开河日期,22年平均值为4月20日,1968年最早4月4日,1960年最
晚5月2日;封河日期,22年平均值11月5日,最早1976年10月22日,最
晚1966年11月13日;封冻天数,21年平均值167天,最多1977年184
天,最少1968年15O天。最大冰厚22年平均值1.29米,最厚1965年
1·73米,最薄1963年0·88米。
年最高水温22年平均值24·1℃,1976年最高达27·4℃,1972
年最低为20·2℃年最低水温17年平均值0·0℃,1961年最高0·2 ℃,
1960年最低0·0℃
年最高水位22年平均值96.92米,冻结基面以上米数十0·000米一假定
基面以上米数。1961年最高101米1979年最低96·09米;年最低水位
20年平均值94·7米,1960年最高95·18米,1979年最低94·51
米。
(三)结烈河
结烈河发源于新青林业局岭峰工区3公里处,由大嗡泉河、翁泉河两条支流汇集而
成。流经乌拉嘎镇、青山乡、嘉荫农场,长77公里,流域面积1131·3平方公
里。
年最高水位9年(1972—1980)平均值7.94米,1976年最高8.31
米,1977年最低7·54米;年最低水位9年平均值为部分连底冻,1973年最
高达6·48米。
年流量:9年年平均流量3.18立方米/秒,年径流量1亿立方米,年径流深160·7
毫米。年最大流量9年平均值57·2立方米/秒,1976年最高达110立方米/秒,
1975年最低仅23·5立方米/秒,年最小流量9年平均值0·006立方米/秒,
1973年最高达0·046立方米/秒,1974年0。
年降水量:(结烈河站测数)9年平均值538毫米,1972年高达723毫
米,1979年仅362·7毫米。9年年平均降水口数134天,1972年最多
154天,1975年最少120天。
开河日期:9年平均值4月24日,最早1975年4月19日,最晚1977年
4月28日;封河日期,9年平均值11月13日,1974年最早11月5日,
1975年最晚11月20日;封冻天数,8年平均值163天,1977年最长达
174天,1973年最短156天。
年最高水温 9年平均值17℃,1979年最高值18·5℃,1972年最低
值15·4℃;年最低水温0℃
(四)乌拉嘎河
乌拉嘎河发源于乌拉嘎镇马拉岛西北沟3公里处,由大青河,南上马奇河、北上马
奇河、西北岔河、柳树河五条支流汇集而成。河长75公里,流域面积1215.5
平方公里。
建国后在西北岔河中游修一条简易拦河坝,引水渠道长17公里。
年径流量2·431亿立方米。15年平均年降水量538·5毫米,1966
年高达726·8毫米,1979年最低仅403·1毫米。降水口数14年平均值
103天,最高1972年138天,最低1969年69无。
(五)嘉荫河
嘉荫河发源于小兴安岭北坡,北影林场7公里处。嘉荫河是一条古老的河流。据
《黑龙江志搞》记载:“嘉荫河又作扎伊河(一作折温河),《提纲》作变衣河,《盛
京通志》作案河,《纪略》作宰河。”俗称“夹金河”,民国初年始定名“嘉荫河”,
系“扎伊河”转音。全长129公里,流经本县乌拉嘎镇、保兴乡,入黑龙江,流域面积
2151平方公里;年流量43020万立方米,河床宽18米左右,属常年河流。
(见附图)
@img 6W800AW.jpg^JPEG^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