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年龄构成
第三节 年龄构成
1946年以前,乌、佛两县均无人口年龄构成统计.其时由于内地来两县境内谋
生者多为壮年男子,携家带眷者较少,常住户口少,暂住户口多,流动性大,机械变动
率高。加之女性少,生活艰辛,人口自然增长率多表现为负数,反映在人口年龄构成
上,26一59岁的壮年最多,15一25岁的青年人次之,0—6岁的婴幼儿与60
岁以上的老年人较少。
1947至1948年,佛山县人口处于恢复、稳定阶段,人口的构成较解放前变
化并不十分显著。只是绝大多数安家乐业.婴幼儿增长较快.
建国后,定居与迁入人口不断增加,随着人民生活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生
育率和成活率不断增长。50年代全县婴幼儿约占当年人口的15%左右,1964年
第二次人口普查婴幼儿占当年人口的20·67%,1975年调查婴幼儿占当年人口
的22·20%,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由于人口计划生育措施逐步完善,出生指
标限制严格,婴幼儿出生率大幅度下降,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婴幼儿只占当年
人口的15·4%;60岁以上的老年人总数逐年增多,1964年全县703人,
1975年2065人,1982年3021人。但因人口基数也随之增加,所以老年人
数与当年人口总数比值,变化不太大,上述3个年份老年人与当年人口的百分比分别是
4·79%、4·15%、4·63%,所不同的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增加较多,
1964年全县80岁以上老人仅有17人,1975年为100人,1982年为
154人。
(见附图)
@img 6W8006H.jpg^JPEG^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