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农机具

第四章 农业机械

第一节 农机具


自农业开发以来,农民沿用的传统农具有:整地用铁锹、创搞、拉子、丁齿耙、水
耙;播种用木犁、耕耙、点葫芦、水磙于、锄头、创锹;中耕用锄头、镐头、水犁;收
割用镰刀、钐刀;脱谷用链枷、石磙子、本杈、铁杈、木铣、耙子、推耙、扫帚、扇车;
粮米加工用石臼、石碾、石磨;运输用花轮车、四轮车、爬犁(分俄武、中式两种)。
钐刀是从苏联传入的,芟割麦类农作物或水草,一人一天多者收割10亩。
民国5年,乌云镇开始使用俄式洋犁(畜力牵引)开荒。在与俄民间交往频繁时
期,又传入俄式畜力收割机,打场马神(畜力脱谷机)和割草机。佛山县在建国以后才
开始使用畜力双轮单铧犁、双铧犁,畜力播种机,收割机。奋力播种机用5匹马牵引,
两人操作,一天可播麦100亩左右,收割机4匹马牵引,两个人操作,一日割麦70
亩左右。脱谷机用8匹马牵引“鳖拉卧子”(原动机)带动,每天可脱谷150亩左
右。
1959年地方国营双河农场购进苏式拖拉机8台,机引犁、耙和播种机19台
(件),开始机械化生产,对农村社队起示范作用。1961年国家拨给东方红-54
展带式拖拉机两台,铁牛40拖拉机两台。由于缺少机油和柴油,有两台拖拉机当年
没有投入生产。1962年在3个公社建立机耕队,全县拥有拖拉机6台,分布在朝
阳机耕队1台(1·5标准台),稻田机耕队1台(2·4标准台),保兴机耕队1
台(2·4标准台),双河农场8台(7·3标准台)。1966年全县拖拉机发展
到22台(其中东方红-28,3台),各种机引农具128台(件),联合收割机7
台,大型脱谷机7台。其中当年由逊克县划归嘉荫县的乌云机耕队有拖拉机9台,五铧
犁9台,播种机14台,镇压器两组,脱谷机两台。
1975年全县拖拉机发展到98台,手扶拖拉机36台,机引农具503台
(件)、联合收割机35台,农用汽车3台。
1976年开始,因开荒建点,省拨给拖拉机逐年增多。到1985年末,全县
有拖拉机424台,比1975年增长3·32倍;机引农具2073台,增长
3·12倍;联合收割机147台,增长3·2倍;农用汽东33台,增长10倍;
手扶拖拉机638台,增长16·7倍,特别是农村体制改革以后,手扶拖拉机3年增
加551台。
(见附图)

@img6W8006U.jpg^JPEG^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