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四节 机构、队伍

第四节 机构、队伍


1958年7月开始配备2名农机管理人员,在种籽站开支。1959年8月增加
到3人,人员开支由种子站转到农业技术推广站。同年10月设立农业机械局,编制5
人。1961年增加到10人。1962年5月撤销农业机械局,成立嘉荫县农业机械
技术管理站和朝阳、保兴、稻田3个公社村耕队,总编制为12人。同年成立县农机物
资供应站,编制5人。1968年农业机械技术管理站改称农业机械站。1964年8
月县农业机械站与农具机械厂合一,统一核算,各计盈亏。工厂由15人减到10人。
到1966年全县农机队伍为89人,其中县农业机械站9人,物资供应站6人,农具
机械厂14人,富饶机耕队28人,保兴机耕队17人,朝阳机耕队15人。
1967年6月,县农业机械站由农机革命委员会接管。农机物资供应站转归物资
系统管理。
1971年建立农机科。农机物资供应站,又归回农机系统。翌在各公社先后建
立国营农机具修理厂和公社在机管理站。1974年建立仪仗研究所。1976年,全
县6个公社的机管站和农机修理厂实行站、厂合一。同年建上农机校。1977年朝阳
镇建立社办农机修理厂,业务由县农机科指导。1978年县农机物资供应站改称农机
公司。1979年9月人民公社农机管理站管理人员增加到30人,实行管、供、修三
合一。到1981年未,全县农机队伍发展到1637人,比1966年增长17
倍。其中,国家固定职工由39人,增加到214人,增长44倍多,农村公社机务人
员,由50人增加到1423人,增长近28倍。1984年撤销农机科,建立农机管
理总站,隶属农牧渔业局。各公社在机管理站,改称农机管理服务站。到1985年
未,全县农机队三仍有1309人,按所有制分,国家职工205人,农村集体职工
65人,个体1039人;按岗位分,管理人员96人(其中工程师1人,技术员
86人),驾驶员工O99人,修理工44人,服务人员7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