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电力工业
第二节 电力工业
建国后,县政府对发展电力工业做出很大努力,使电力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先后经历初办小型火电厂、林业电网供电、县自办水电、火电联网供电四个阶段。
一、机办小型发电厂
1955年佛山县联合加工厂用35马力锅驼机带动7千瓦交流发电机,供110
伏电。1957年春改为3·5千瓦交流发电机。1958年春县财政投资10万元,
建立嘉荫发电厂,通过黑河对外小额贸易,由苏联购进250马力绀驻机和CK250
型发电机,实际发电能力为(220伏交流电)184千瓦。1959年秋发电厂从联
合加工厂分出,隶属县工业科领导,全厂职工30名。1960年安装发电设备,年末开
始供电。1967年从林甸县调入一套型号规格与嘉荫电厂完全相同的设备。1968
年从肇东县调进5吨投伯葛蒸气锅炉、美国造300马力蒸气机和哈尔滨产3300
伏的300千瓦交流发电机各1台,由于技术性能差,仍用原发电机供电。1969年
秋战备,在大砬子分设一个柴油机发电小组。
二、林业电网供电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电力供应日趋紧张。1972年与伊春林业管理局、东风
电业所、嘉荫生产建设兵团电业所签订供电协议书,每度电技0·1元农用电价卖给嘉
荫县,同时每度电付给嘉荫建设兵团线路维修费2分。同年秋,结烈河公社开始由伊春
林业电网供电,并架设了嘉荫至稻田3千伏输电线路。1973年11月朝阳镇开始由
伊春林业电网供电,同年撤销发电厂,成立嘉酋县变电所。1975年改造朝阳镇内配
电线路全长25公里。
1976年因伊春电网供需矛盾突出,对本县供电时送时停。1977年3月省调
给一台东德进口300马力192千瓦柴油发电机组。8月又调给一台捷克进口750
马力1000千瓦柴油发电机组,做为备用电源,于12月6日正式起车送电。
三、自办水力发电站
根据1976年3月全国广东中小水电会议精神和国家计委对发展边疆地区电力生
产的指示,1976年8月上旬水电部东北勘测设计院和嘉前县革命委员会联合组成踏
勘小组,对乌云河下游红石砬子地区的水利资源,进行实地踏查和综合分析。同年8月
22日向伊春地区革命委员会报送了联合踏勘小组关于《乌云河水力发电站踏勘报
告》,报告指出,乌云河红石砬子一带,两岸都是高山,岩石坚硬,河床稳定,河面狭
窄,适应修高坝,库容比较理想,不涉及淹没村庄等项损失。坝址以上流域面积2200
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3·6立方米/秒,每年5月至10月上水期水量占全年的
90%。1961年发生百年一遇的洪水,洪峰流量为3250立方米/秒,但缺乏
布置岸坡式泻拱的有利地形。两岸岩石均为花岗斑岩,岩性单一,岩质坚硬,节理裂
隙较发育,第四纪复盖层厚2至5米,岩石全风化深度估计2米左右,附近粘性土壤甚
少,有丰富的石料可筑坝。
1976年10月省水利厅批准建嘉荫县红石水电站,水库规模二等,电站规模四
等。11月,县委、县革委决定组建红石水电工程党委和总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设计
组、施工组、后勤组、税务组。设计组为水电部东北勘测设计院红石水电设计小组。
1977年5月1日破土动工。工程建设程序为边设计、边施工。返工和水毁损失
较大。历时两年四个月,电站主体工程基本结束,总土石方量46754立方米。已
完成项目:总控室、升压站、稍捆坝、连拱坝、厂房工程、输电线路22公里。总用工
量29万个,共用资金4355883元,其中省投资325万元,银行贷款50万
元,县政府投资34·5万元,欠付社员26万余元。
1979年9月27日建成投产。总装机容量1200千瓦,有单机容量200
千瓦水轮发电机组6台,发电视电压400伏。主要设备有电力变压器4台,电流互感
器2组,隔离开关5组,少油开关1台,硅整流器1台,动力照明箱1套,低压开关板
4台,启闭机6台,水轮发电机6台,水泵10台,车床2台,水准仪1台,汽泵1
台,电动葫芦1台,油罐2个,台扇3台。1981年发电量为90·2万度。由于水
轮发电机质量不过关,到1984年发电量下降到31·2万度。1985年进行设备
更新,更换新水轮发电机3台,自动控制器2台,购置吊车1台。发电量略有回升,达
35万度,完成产值3·5万元。拥有固定资产4094320元,职工24人。
四、火力联网供电
为缓解冬季用电紧张,1978年初,县革命委员会在乌云镇河沿村附近建设坑口
火电厂(该厂距嘉荫煤矿仅12公里),名为嘉荫县火电厂。设计总装机容量6000
干瓦,安装3000千瓦发电机组两台,分两期完成。
该工程于1978年7月7日破土动工,主厂房和水源工程由伊春地区工程公司承
建。当年完成主厂房和综合接基础、烟筒、6栋家属房舍、250平方米库房墙体。
1979年由县工程三队承建主厂房和综合楼续建工程3一队承建仓库、家属房、生活
楼,及机修厂工程,指挥部负责沉井施工。
1960年国家调整在建工程,嘉荫县火电厂被确定为停建项目。停建3年;1983
年省又批准“上马”,县政府继续组织施工,1984年未完成土建工程。
1985年,在东宁、富锦、木兰、新青电厂的支援下,于10月未完成了机、
炉、电的设备安装,11月1日起机调试,一次成功。该厂拥有固定资产860万元,
现有职工156人,其中女工45人,技术人员5人。当年发电10万度,完成产值1
万元。
五、农村供电
(一)朝阳、稻田变电所朝阳变电所于1973年10月建成,现有职工11
人。架设60KV输电线路30·5公里,10KV配电线路四四出线29·75公
里。设备有SJ- 2000/35/10·5变压器1台,熔断器RW- 35/100
一组和其它一些附属设备。
稻田变电所建于1984年12月。现有职工13人。设备有SJ6-3000/
63/38·5变压器1台,少油断路器SW2-600/1000两台,多抽断路器
BW- 60/1000两台,交流稳压器614-A两台,耦合电容器Dy- 35两台,
高频阻波器GZ- 200A两台和其它附属设备。
(二)青山、朝阳、乌云、向阳电业管理所青山电业管理所建于1972年,
现有职工3人。架设10KV配电线路28·35公里。设备有变压器SJ- 560/
35/10·51台,配电变压器15/9001台和其它一些附属设备。
乌云电业管理所建于1984年,现有职工5人。架设10KV配电线路6·8
公里,0·4KV配电线路5·6公里。设备有配电变压器7/290KVAl台和其
它一些附属设备。
朝阳电业管理所1984年秋季从朝阳变电所中分出,现有职113人。架设
0·4KV配电线路20·4公里,设备有27/3540KVA配电变压器1台和
其它一些附属设备。
向阳电业管理所建于1985年11月,现有职工2人。架设10KV配电线路1
公里,0·4KV配电线路4公里。变压器SLT250/63/10·5型、SLT
一 50/10·5型、SJ—30/10·5型各1台,配电变压器2台/80KV
A。
(三)保兴、常胜、沪嘉乡发电厂保兴乡发电厂建于1969年;现有职工4
人。设备有84KW柴油发电机组1台,变压器SJ一180/16·3型1台,SJ
一30/6·3型两台。架设6千伏线路17公里,0·4千伏配电线路 4公里。
常胜乡发电厂建于1976年,现有职工3人。设备在60KW柴油发电机组1
台。架设0·4KV配电线路6公里。
沪嘉乡发电厂建于1978年;现有职工3人。设备有50KW柴油发电机组工
台。架设10KV配电线路27公里,0.4KV配电线路16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