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观音山金矿

第一节 观音山金矿


观音山金矿的发现和初采时间,史书尚无确载。民间流传咸丰本年鄂伦春人在太平
沟发现了金苗,消息传出,俄商、流民、匪犯接踵而至。据《东省从书·萝北县志》记
载:“观音山金矿在北满为仅次于漠金之最大破金产地,于1874年发现后开采甚
盛。”光绪十一年(1885年)俄人越界盗挖黄金者竟达4000多人。
光绪十九年漠河金矿接办人袁大化筹办观音山分厂。1894年有矿工近两千人,
产金72肯特,①含37789·52两。“光绪二十年正月至七月,漠河矿务局所属
大小厂产金35280余两,百分之七十五属于观音山金厂。”②在袁大化经营的7
年中,观音山金矿按照漠河金一的经营办法,逐步发展,先后开来了太平沟、金满沟、
者沟、火烧营、九里在、新河口、胭脂沟等。
光猪二十六年七月二十六日,观音山金矿遭俄军焚掠,职员、工人因江轮不通,由
山道出沟。
“沙俄占领漠河、观音山金矿以后,沿江卡伦、兵房悉行焚烧”。“俄民于华内伐
木、挖金,任意而为,毫无顾忌。”③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十月二日,沙俄驻
黑龙江外交富强迫黑龙江将军萨保订立了《采勘全苗草约》十一条,草约规定允许沙俄
在我岸采助全苗的.地段共5段,但“凡中国旧有之金矿和漠河、观音山、都鲁河、奇乾
河、宽员,均不在采勘之内,可沙俄却违犯规定,不仅开采新矿,而且开采旧矿。”④
-----------------------------
注,①曲从现。《黑龙江全矿发展史》载《黑河学刊》1983第三期。
②河金矿于务档第739页
③④引文同上.
-----------------------------
自1900年7月至1905年,观音山金矿遭到沙俄帝国主义的疯狂掠夺。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黑龙江将军程信主派候补知府马元舟,用俄银1·2
万庐布收回,由北洋集团漠河金矿继续承办。1908年光绪、慈禧相继谢世,宣统于
翌年继位,此时摇摇欲堕的清王朝已无心经营矿业,黑龙江采金业便交黑龙江省署理。
观音山金矿开发于1911年进入鼎盛时期。据《中华民国省区全志》萝北县项
下记载“一九—一年开采甚盛,采金工人愈万”。此时太平沟商贾云集,市井繁华。
民国2年(1913年)观音山金矿从漠河金矿分出,:都鲁河金矿合并,改名为
现都金矿局,由黑河金矿局经营,生产日趋哀落,每年产金数量约俄制55084早
尼克(俄秤一早尼克折合江平1·18钱),合市制约400O余两。但直到伪满洲
国仍未断开采。
观音山金矿的产主地点,全在嘉荫河流域各金沟,“曰观音山金厂者;以资粮袜屯
积处名之也”。①民国时期,佛山县游民很多,他们多在观音山金矿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