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乌拉嘎金矿
第二节 乌拉嘎金矿
1936年春,由伪马云县商会集资,会长张景臣出面组成一个探矿队,他们从乌
云镇出发,沿结烈河上溯,边走边按清,辗转半年,到了乌拉嘎河上游,终于在小马拉
岛探出品位很高的全苗,一个溜出金六分多,是罕见的“爆头”。当时由于断炊,派绰
号“董瘤子”的队员回马云拔商会送粮,克到双河镇被日本警备队杀害,以后张景臣等
人回乌云取粮也被警备队捉去,不知下落。从此乌、佛两县再无人改进山探矿。
1937年春,一个住在五隆桥作皮羌子的猪户—一绰号“老桦皮”,打猎到了北
沟。在西两小沟发现张景臣接过的暗眼和毛尖砂。当时清眼边有只死去的小鹿,“老桦
皮”便把此地叫“小鹿儿倒”后谐音称“小乌拉嘎岛”又称“乌拉嘎岛”。消息传到
伪太平沟金矿局,引起日本采金株式会的注意。1939年日本人吉勇和大把头孙成
吉(绰号孙大干)先后两次带武装队到乌拉嘎河上游勘探,获得可靠的地质资料。
当年“孙大干”成立“永林采金公司”,1989年5月在北内和乌拉岛放段开采,同
时设立矿警队和警察队等机构。7月,赵尚志率部奇袭鹿儿倒,除吉勇和孙大干逃脱,
余者悉被击毙或俘获,工人大部走散。9月,吉勇和孙成吉又重新组织开工。
1940年日本关东军情报特务白石在北沟建“白石采金所”;工人达2500
多。1941年从黑河来的孙少明在大小结烈河成立“茂源采金公司”,工人增到
5000多。相继开采了南沟、老公司、大结烈河、小给烈河,年产金38200两。北
沟的商号、客栈、烟馆、宝局。技院、小馆、工棚子、以及军警宪特机关连绵数里,一
时呈畸形繁华。1943年在南沟二支沟深采新矿源,由于全苗旺盛,一个金班20多
----------------------
①转引自新编《爱辉县志工业志》北方文物杂志社、1986年10月第一版②《东三省纪略。
---------------------
人,日采金10余两。1943年日本帝国主义的国际贸易关系断绝,金价迭落,为适
应战时经济需要,便封沟停办金矿。3月,放火烧掉了各金沟工棚子,把工人押往哈达
密河修大坝。从1939年到1943年,5年时间,日伪掠夺开采黄金达10万余
两,有近2000名矿工死于残酷地压榨之下。
1945年8月后,乌拉嘎金矿一度被保安队土匪盘据,匪首纪洪福自封为局长,
收官金,出“中央”票子。除在北沟、南沟、大结烈河继续开采,又发现了小结烈河新
沟,两年来金近8万两。
1947年2月,乌拉嘎金矿回到人民手中。8月,诞生了中共乌拉嘎金矿局委员
会,谷铁流任政委,王德生任局长。当时的合江省委书记张闻天指示:“佛山县的工作
重心是生产黄金,支援人民解放战争。”矿党委一面发动群众开展反把头斗争,一面恢
复生产建设,成立了工会和矿山管理委员会,取缔赌场、妓院、烟馆,号召工人“拉沟
探矿,寻找新矿源”。
在“一两黄金,武装一个兵”的口号鼓舞下,生产恢复发展很快。1948年4月
在大给烈河中游的四十烈试钻成功,随即放段开采,当年产金6100两。1949
年6月,改称松江省金矿管理局乌拉嘎分局,辖南沟、北沟、都鲁河、大结烈河、小结
烈河、四十烈6个采金所。同月从哈尔滨招收新妇女(即妓女)147名,使一部分工
人成家立业。1950年3月至8月,又探出南沟的老冻沟、暖毛沟、西北沟和小北
沟,从而使产量跃增到15506两。1951年春,工人李希芝又探出腰乌拉嘎大
沟。以后又相继探出了林志生小沟、上马骑河小沟等新矿点。从1947年到1952
年,平均每年产全都在万两以上,7年累计产企8万余两。
1952年末,曾一度出现“黄金无用论”。因此1953—19fi2年,乌拉嘎
金矿的黄金生产萎缩,处于维持阶段。1953年5月29日,东北有色金属工业管理
局将乌拉嘎金矿下放给黑河专署工矿管理局领导,7月6日,专署又下放给县工业科,
变为地方国营企业。当年夏开发新沟小河潜(今小鱼河)没找到富矿,工人生活发生了
困难。
1955年4月,李雪仁等人探出了团结沟,接着工人阎序德又在这条沟的坡子上
探出头绪,从而矿区又兴旺起来。1955、1956两年的产量都在万两以上。工人
们还在河谷下段采到416克、554克、1152克3块“狗头金”。
团结沟由于矿体小,仅2年就采完了。1957年后产量又逐渐降下来,1961
年只产金12O0两。
1962年6月乌拉嘎金矿升格为局,改隶黑龙江省冶金局黄金公司,名为乌拉嘎
金矿局。辖南沟、北沟、新青、萝北、团结沟5个金矿,并组织领导嘉荫、萝北、汤源
3县及伊春市境内的黄金生产。
建局上后,充实了局、矿领导力量,建立健全了机构,稳定并扩大了工人队伍。
1962年9月,有204名集体采金工人转为国家固定工。1964年3月政隶冶金
部,5月省冶金厅投资64万元筹建50立升木结构采金船,迈出机械化系全第一步。
1965年2月,金星至四年公路通车,结束了人背肩扛的历史。
1967年7月,老工人传金发探出了团结沟东山坡子脉金。含金品位极富,后经
省冶金局704地质队勘探,固定大型矿体,向国家提交了储量报告。1968年团结
构立新大队派人到山东招远学习泳金生产技术,用柴油机作动力,安装14盘石磨生
产。1970年8月,25吨/日选厂投入生产,日处理矿量25吨;当年产全743
两,从而走上了“砂脉并举”之路。
1972年12月冶金部“烟台会议”决定把黑龙江的团结沟作为国家重点建设的
四大金矿之一。1973年4月黑龙江省黄金工作会议又确定在团结为建设千吨规模的
选矿厂。但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破坏,此项工程迟迟没有进行。一当年但修筑了通
往平顶山富矿5·5公里运矿石公路。翌年建200吨/日选厂。
1975年8月1日,王震副总理来黑龙江省视察工作,听取乌拉嘎金矿局的汇
报,审阅了团结沟建设蓝图。当时由于桌子小,王老把图纸铺在地毯上,跪着边看边
问,当即指示身边国家计委的同志;“乌拉嘎金矿要建设大采选厂,需要的投资,可列
入国家计划嘛!”同年9月,王震副总理再次指示冶金部黄金局:“要把团结沟工程尽
快搞上去。”并和中央军委商定,命令铁道兵89313部队进驻矿区,承担团结沟脉
矿露天开来任务。
1976年1月,冶金部批准《团结海地质勘测报告》;10月批准《团结沟初步
设计书》;1978年4月批准《团结沟选矿工艺流程设计方案》;8月又批准《对团
结沟选矿广固液分离设备选型的报告》。
为了适应矿山建设,局党委确定“六五”期间“以基建为主”的指导思想,强化指
挥系统,成立“基建会战指挥部”,充实了领导力量,组建了施生队伍。坚持“以内函
为主,外选为辅”的方针,密切与长春黄金设计院、铁道兵、工程兵、武警00515
部队(即704地质队)以及省内13个建筑施工单位密切合作,使工程顺利完工。
部队是矿山建设的主力。铁道乓89313部队承担矿山剥离任务,历时两年零5
个月,完成89·3万立方米。工程兵00512部队承担500吨/日选厂的主厂
房、尾矿、供水、机修厂房等了程建设,1978年9月15日进矿,1984年12
月完成任务撤走。
团结沟大的工程有采矿、选矿、尾矿、机修、供电、供水、供热、总图运输、生活
福利、污水处理等10项。1975年末开始准备,1979年5;施工,1982年
9且试车,198于年7对投入试生产,1985年5月25、日国家正式验收。一全部投
资8486·71万元,①占建国后累计投资额10984·1方充彻77·1%。
-----------------------------
注’①嘉荫县建设银行1974—一1984年统计,乌拉嘎金矿局基本建设拨款额9081万元.与全矿自
计数差594对万元,统计年份与资金来源泉不同之误 。
-----------------------------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乌拉嘎金矿进入全面发展阶段,人们称之为“黄金史上
的黄金时代”。80年代初,3条采金船相继投产,两套8" 砂泵水枪生产效益显著,
1985年计采3593两;500吨/日选厂实际处理量485. 8吨,处理原矿品
位4.12克/吨,氰化总回收率78·63%,冶炼回收率91·15%,选冶总回
收率71·67%,年产量12590两。此外,还有遍地开花的群众手工采金。
1985年全局黄金总产量达到18018两,创建国后历史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