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九章 关停的工业

第九章 关停的工业



建国后,为改变工业落后面貌,繁荣边疆经济,创办一批又一批工业企业。其中有
些企业已经巩固和发展起来,也有一些企业因原料无保证,产品无销路,或经营管理不
善,企业被迫关停。
一、嘉荫造船厂
嘉荫造船厂全称是“黑河造船厂嘉荫分厂”,是黑河航运局所属全民所有制企业。
建于1960年8月16日,厂址设在朝阳镇内,职工362名,其中管理人员7名,
技术人员1名。图纸由哈尔滨造船厂提供。1961年因质量差、成本高、产品无销
路,企业被迫“下马”。
二、嘉荫县石灰厂
嘉荫县石灰厂建于1960年,厂址在新奇,当年生产白灰150吨。因厂址远。
质量差,城本高,于次年就停办。
三、嘉荫县化肥厂
嘉荫县化肥厂是工业科所属集体所有制企业。建于1976年春,厂址设在富饶公
社(今乌云镇)。主要生产腐植酸镇科腐秸、酸磷有机肥料。建厂两年生产腐植酸核化肥
1400吨。后因成本高,产品无销路,于1979年2月“下马”
四、嘉荫县造纸厂
嘉荫县造纸厂是工业科所属大集体企业。1973年在搬运社的基础上组建。当时
有正式职工20余人,主要生产瓦楞纸。1975年3月正式投产,产品由哈尔滨市红
卫纸箱厂包销。1976年由办厂初期的小集体转为大集体,工人增加到80余人,生
产能力和产值有很大提高。但产品质量下降,成本提高,企业连年亏损。1980年哈
市红卫纸箱厂中断订货合同,造成产品大量积压。于1981年3月被迫停产。
五、嘉荫县纸箱厂
嘉荫县纸箱厂是县工业科所属集体所有制企业。原为造纸厂的纸箱车间,1978
年7月分出单建。建厂后两年生产和销售6973个纸箱。因质量不过关,成本高。
卖不出去,1981年2月“下马”。
六、机电修配厂
嘉荫县机电修配厂是工业科所属全民所有制企业。建于1969年,厂址设在朝阳
镇。中要生产汽车弓子和汽车钢板、拖车、油罐等。1974年6月与农具厂合并,改
名红旗机械厂。1978年又改为汽车修配厂。1979年将修配汽车业务划归县农业
机械修造厂,遂政名为嘉荫县机电修配厂,从事机械修理,因退休职工多,负担重,企
业连年亏损,于1984年水灾后没有恢复生产,1985年正式宣布“下马”
七、皮革业厂
嘉荫县皮革厂是工业科所属全民所有制企业。建于工970年3月。主要生产车马
挽具、制革和少量皮鞋。1976年因车马挽只滞销,重点转为制鞋。1978年到
1981年在制鞋的同时又兼制革。因技术力量薄弱,产品质量不过关,劳效低,成本
高,企业连年亏损,遂于1984年7月关停。
八、第一被服r
嘉荫县第一被服厂是县工业局所属集体所有制企业。该厂历史较久,合作化前是佛
山县联合社服装店。合作化时组建佛山县被服社。1960年至1964年经过所有制
的反复变革,到1975年10月又从1964年重新组建的被服社中分出来,成立第
一被服社,1977年改为嘉荫县第一被服厂。因为年老职工过多,退休后企业负担过
重,企业负责人曾景贤年老多病,后继无人,不得已在1985年“下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