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电话

第一节 电话


一、市内电话
1953年,邮电营业处有30门磁石交换机一部,实占容量12门。市内杆路
2·1公里,线条12·6对公里。到1972年,交换机容量200门,实占容量
148门。1976年省局投资2万元,调拨供电交换器4部,全局奋战150天,将
磁石交换机改为供电式,总容量300门,实占容量246门。1977年邮电部发出
“城镇电话自动化,县至公社线路载波化”的指示,当年省投资12万元,县自筹4万
元,在省局设计室和工程队的指导下,自4月4日始,会战175天,安装HT905
型纵横制交换机400门,720回线配架线,市内自动电话256部。到1985
年,市内话机总数达411部,交换机总容量600门.
二、农村电话
嘉荫县农村电话始于1954年,经逐步修复日伪遗留线路和不断架设新线,到
1956年全县有两条农村电话线路:朝阳镇经保兴至乌拉嘎;朝阳镇经稻田、王家店
至奇克。7个农业生产合作社都通话。
1959年稻田邮电所成立。县局在技术革新中用旧材料装起20门磁石交换机1
部,调给该所使用。
1964年,黑河工程队重新架设从朝阳镇经保兴至乌拉嘎金矿全长80对公里,
朝阳镇至稻田80对公里的线路。1965年又架设大砬子至结烈河(即青山乡)的
22对公里线路。
1966年富饶支局随公社划归本县,当时电话并不畅通。1969年为适应战备
需要,在隆冬季节会战120天,架设线路140对公里,从此全县形成了纵深迂回的
电话通信网路。
1977年市内自动电话竣工之后。接着安装县里各公社的裁波线路,到1981
年年底,安装了县到富饶的三路载波线路;富饶至常胜、向阳、沪嘉的单路载波线路,
县至保兴的单路载波线路,保兴至乌拉嘎的单路载波线路,实现了农村电话的第二代一
供电式。
1985年底,全县各支局、所共有交换机9部,电话交换机容量450门,农话
话机78部。农话杆路长度210公里,地缆54·5公里。乌云支局有3路载波机1
端,保兴支局有单路载波机两端,向阳、常胜、沪嘉、乌拉嘎等支局、所各 1端。农话
线路全长404·5对公里,明线线路350对公里。
三、长途电话
1953年,长途电话只能从朝阳镇通黑河,中间王家店至乌云一段是单线,两头
不能直接通话。1956年改为双线,朝阳镇经王家店、奇克、黑河均可直接通话。
1961年长途电话配增音机,提高了听讲效果。同时增配交、直两用电话增音机3
部,供电话会议使用。
1973年增设三路载波机1端。至1985年共有长途电话线路4条。
(见附图)



@img6W80089.jpg^JPEG^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