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县委机关

第二节 县委机关



一、机构和人员编制
1947年8月建立佛山县工委,金矿局政委谷铁流兼任县工委书记。1951年
8月31日成立中共佛山县委员会,9月初设立组织部和宣传部。
1953年佛山县划归黑河地区领导,当年4月18日,黑人字28号文件下达佛
山县委人员编制17人。其中书记1人,办公室6人,组织部4人,宣传部3人,纪检
委1人,勤杂2人。
1954年县委设立农村工作部和政治学校。1956年成立中共嘉前县监察委员
会,同时县委增设财贸政治部。1957年增设理论教员、机委员和专职统战工作人
员,政治学校改称县委党校,人员编制增加到37人。
1958年又增设工业部、林业部和文教卫生部。1961年调整机构,撤销林业
部和文教卫生部。1963年工业部和财贸政治部合并。1965年黑龙江省编制委员
会下达给嘉荫县委机关的人员编制数是87人;县委调剂为32人;正副书记3人,办
公室6人,组织部5人,宣传部6人,农工部3人,工交、财贸政治部4人;监察委员
会8人,机关党委1人,企业总支1人。
1967年2月县委被“造反组织”夺权,4月成立嘉荫县革命委员会,同时建立
嘉荫县党的核心小组,下设党政合一的工作部门政治部、生产部和办事组。
1968年10月学习灵宝县精减机构的经验,改设政工组、办事组和生产指挥组。
1970年3月改设政治部(辖宣传组、文革组、组织组、群工组、纪检组)、生
产指挥部(辖农林组、工交组、财贸组、文卫组)、人民保卫部。
1971年11月撤销党的核心小组,恢复了中共嘉荫县委。1978年8月撤销
政治部,恢复了组织部、宣传部、办公室、政策研究室、纪律检查组,增设档案科。
1978年恢复工交政治部、财贸政治部、农村工作部,增设统战部。
1979年县委五届四次全会,又恢复了中共嘉荫县纪律检查委员会,撤销了政策
研究室;1981年7月设立县志办公室和老干部办公室;1983年12月成立政法
工作委员会。1984年机构改革,撤销工交政治部、财贸政治部。县志办公室和档案
科划入政府系列;改老干部办为老干部局。人员编制由61人增为83人。以后又经过调
整充实,到1985年末,县委机构有:办公室、组织部、纪检委、政法委、统战部、
在工部、老干部局、党史办、党校和机关党委。此外,还设有整党办公与、打击经济犯
罪办公室、五讲四美三热爱办公室等临时机构,人员编制增为105人,实配79人。
(见附图)



@img6W8008Y.jpg^JPEG^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