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根据中央人民政府关于《省、市、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组织通则》的规定,195且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召开了佛山县第一次人民代
表会议,出席各界代表40人.会上通过决议,并制定了决议宣传提纲。
1952年6月3日召开佛山县第二次人民代表会议;出席各界代表55人。会议
总结了县政府的工作;提出巩固互助组和推广增产技术,开展爱国增产运动,搞好爱国
卫生,民兵建设,防火护林;宣传贯彻婚姻法等六项任务。从此佛山县政府的工作转向
以农村工作为重点,
1953年5月13日召开佛山县第三次人民代表会议。会上曹福田县长做政府工
作报告,讨论通过了《切实搞好夏锄生产,大力开展技术改七运动,巩固提高各种类型
互助组织,开展红旗竞赛运动的决议》。
1954年3月30日至ZI日,召开佛山县首届人民代表大会。参加会议代表
35名。其中职工代表10人,农民代表20人,文教卫生战线代表2人,商业、供销
社代表2人,少数民族代表1人,妇女代表6人。会上传达了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总
任务,号召全县人民走合作化道路;讨论当前工作和群众提出的意见林求,检查工作
中存在的问题,发动代表审查政府工作;民主选举17名委员,组成第一届县人民委员
会,曹福田为县长。同时选举曾福田为出席黑龙江省人民代农人会的代表。最后大会通
过深入进行以总路线教育为中心的夏锄思想发动工作,进一步巩固提高工助合作组织,
开展夏锄技术改革,广泛发动爱国增产竞赛,搞好防汛防涝等五项决议。
首届人民代在大会至1955年3月,共召开5次会议,讨论农副业生产、征购粮
护林防火、爱国卫生运动等工作。在第五次会议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务部关于
“更改佛山县名称”的指示,充分讨论了新县名。会上提出“曙光”、“前程”等80
多个名称,最后通过用“曙光”,上报省和国务院.后接省民政厅电示。“佛山县改名
为曙光县,无根椐,再从历史、山脉、河流等名称选一群众所习惯的县名。”县人民
委员会又征求人民代我的意见,决定以嘉荫河名为根据,改名为“嘉荫县”,重新上
诹.后经1955年11月21日国务院内常字126号文件批复示同意把佛山县改名
为嘉荫县.
第二届人民代农人会第一次会议于1956年11月5日至9日召开。本届选出代
表35名,出席24名,列席代表27名。会议总结了县人民委员会的工作,讨论确定
了全县工作任务;审查批准了财政预算;民主选举15名县人民委员会组成人员。
第三届人民代农大会第一次会议,于1968年4月88日至30日召开。本届选
出代表41人,出席会议代表33人,列席代表2各人。会议听取审议了县人民委员会
《关于站在高潮最前面,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为实现一个新的跃进而奋斗》的报
告;通过了1957年财政决算和1958年财政预算;选举15名本届人民委员会组
成人员,同时选举了人民法院院长和两名出席省第二次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1969年12月26日至29日召开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出席代表
28名,列席代表23名。会议主要议题是:传达贯彻省委二届十二次(扩大) 会议和
县二届二次党代表大会的精神;听取了县人民委员会关于《克服右倾情绪;鼓足革命
干劲,把增产节约运动推向一个更高的新阶段》的工作报告和《1958年财政决算
与1959年财政预算》的报告;补选1名副县长。
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1961年1月15日至17日召开。本届选出
代表75人,出席会议代表52人,列席代表17人。会议传达贯彻黑龙江省第二届人
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精神和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总结
检查人民公社化以来执行党的政长的经验和问题,纠正“一平二调”共产风;讨论通过
关于坚决完成粮食征购任务,全面安排好人民生活的决议;选举17名县人民委员会委
员,选出县长1人;副县长4人。
第五届人民代人大会第一次会议,于1963年3月88日至25日召开。本届代
表75人,出席代表68人,列席代表32人。会议传达贯彻了党的八届十中全会精
神,听取和审议了县人民委员会关于《全县人民动员起来,继级高举三面红旗,鼓足干
劲,争取农业全面丰收,争取社会主义键设新胜利,为把嘉荫县建成人兴财旺、五谷丰
登的社会主义祖国边疆而奋斗》的报告和《关于1962年财政决算与1963年财政
预算》的报告。选举16名县人民委员会委员,选出县长1人,副县长2人,并选举出
席省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两名。
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1966年1月5日至7日召开。本届选出代
表73人,出席会议代表59人,列席代表62人。大会听取审议了县人民委员会《高
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发扬大寨革命精神,为粮食产量上‘纲要’过‘黄河’,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奋斗》的工作报告和1964年财政决算、1965年财政预算的报
告;选举17名县人民委员会委员,选出县长1人,副县长2人。
1967年4月25日,经解放军代表与各造反团、红卫兵和工人、贫下中农代表
协商提名,报省革命委员会批准,成立嘉荫县革命委员会,4月27日在朝阳镇小学校
广场召开庆祝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大会。会上宣读了给毛主席的致敬电和省革命委员会的
贺电,公布了嘉荫县革命委员会第一号公告,宣布县革命委员会山23名委员(巳批1
6名,待补报7名)、7名常委(王德裕、孙树亭、张永林、张益文、荣林元、王
林、刘敏)组成,王德裕为主任,孙树亭为副主任。(根据1975年宪法关于“地
方各级革命委员会又是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的规定,故将公芦命委员会
成立大会算作县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1980年9月16rl平20日召开。本届代
表155人,出席会议代表142人,列席代表27人。大会审议通过了县革命委员会
的工作报告和1979年财政决算、1980年财政预算的报告;审议批准了县人民法
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
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选举组成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李殿文为主任,高广志
崔荣福为副主任;将县革命委员会改名为县人民政府,选举了只长、副县长和人民法院
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1984年12月27日下30日召开。本届当
选代表117名,出席会议代表103名。大会听取审议了县人大常委会的工作报告、
县人民政府的工作报告、关于1983年财政决算和1984年财政预算的报告、县人
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选举第九届人大常委主任1人、副主任l人、常
务委员12人,选举了县长、副县长和人民法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