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三节 解放后嘉荫(佛山)县驻军

第三节 解放后嘉荫(佛山)县驻军


一、独立团四连
1947年2月,合江省军区三分区五团、军区警卫团部分指战员和独立团四连共
同消灭了佛山地区的国民党东北挺进第一军混成第六旅和保安队之后,将独立团团长史
纯儒留在乌拉嘎金矿局任副局长,同时将独立团四连留下,担任警卫任务,至同年8月
调出。
二、朝鲜族连队
1947年8月,合江省委派谷铁流任佛山县工委书记,王德生任县长。同时带来
1个连的解放军--朝鲜族连队,驻乌拉嘎金矿局,担任警卫和剿匪任务。1948年
初抽1个排驻佛山村,保卫土地改革。1948年10月未调出本县。
三、警卫连
1949年初,佛山县改隶黑河地区,3月中旬黑河军分区警卫团调一个连驻佛山
县,连部设在乌拉嘎金矿局,年未调回黑河。
1950年佛山县又隶属松江省领导,松江省军区警卫团派一个连胜佛山县,连部
仍设在乌拉嘎金矿局。当时称中国人民解放军驻佛山县警卫连,1981年1且改编为
公安部队,1955年改称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佛心县小队。
四、81685部队
81685部队的前身为1163部队和嘉荫边防站,组建于1960年6月,隶
属黑河军分区。1970年由黑河军分区移交伊春军分区。该队下设朝阳(1962年
5月在朝阳公社派出所基础上组建)、保兴(1962年5月在宝兴公社派出所基础上
组建)、双河(1963年组建)、马连(1963年组建)、乌云(1962年在富
饶公社派出所基础上组建)、常家(1962年组建)6个边防站。
各边防站的主要任务是对各边境沿线进行巡逻检查,防止内潜外逃,保卫国界和边
境居民的安全。各站均设有降望塔。
朝阳边防站和乌云边防站建有砖瓦结构会晤室,中苏在嘉荫段之间每有交涉,即按
双方协议升旗会晤。
另外,各边防站每年5月至10月中旬均配属小艇两艘,朝阳边防站配有炮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