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观测和预报
第五章 气象
第一节 观测和预报
嘉荫县气象站位于朝阳镇内,地理座标东经130度24’,北纬48度53’,观
测场海拔高度90·2米,地面观测场面积625平方米。
1958年10月建站,承担观测云优、云量、能见度、风向、风速、降水量、气
压、蒸发、地温、空气温度和湿度、积雪深度和密度、冻土等工作。
1961年1月由每日昼次定肘观测改为3次观测。1971年7月又恢复每日全
床观测,后又改为每日逢双点观测1次,并向沈阳拍发航空投及不定时危险天气预报。
1972年10月停止逢双点观测和航空投反危险天气预报的拍发。
1962年1月开始向黑河、佳木斯每日定时发3次气象电报。1971年7月1
日停止向黑河发报,改向伊春发气象电报。1979年初停止向佳木斯发报,承担向哈
尔滨拍发雨量报、墒情报,向北京拍发旬(月)报,同时还承担预约长春、沈阳机场的
航危报任务。
农业气象观测:1959年开始进行小麦、大豆、玉米、谷子4种作物的物侯观测
和固定地段的土壤湿度观测。1963年停止农业气象观测。1978年定为国家农业
气象基本站,探讨麦豆作物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天气预报:建站初期,抄收省气象台的天气形势预报,绘制大气圈,再根据本站资
料,采用曲线图相关相似等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作出1-3天的天气预报,预报准确率
较低。随着科学的发展,不断引进新设备、新技术,特别是增加传真机和微机以后,先
后开展统计预报和数值预报,同时给制时间剖面图、九线图、布朗图等各项气象图表,
采用方差分析,客观、多因子编码、幅相关等10几种预报方法,提高了预报准确率。
至1985年除发布常规预报外,还发布专业预报,并在旱涝、冰雹、低温、霜冻、
大风、森林火险等级预报上取得了较好成果。
嘉荫县气象专业技术人员于1970-1971年编写了《军事气候志》,1980
-1981年编写了、《农业气候区划》。
随着有偿服务的开展,1981年以后,先后同粮库、砖厂、保险公司、石油公
司、各林场及乌拉嘎金矿单位签订了服务合同,为这些单位提供各类专业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