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文化馆、站
第一章 文化事业
第一节 文化馆、站
1954年6月,县建立文化站,设编制1人,开始有计划地组织群众进行文化活
动。1956年5月,县文化站改为文化馆,编制增加到3人,设置了图书报刊阅览
室。
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中,朝阳、东风(稻田)、和平(保兴)3个人民公社
均建立综合性群众业余文化组织--农村俱乐部,稻田、高升、保安、仁会等14个生
产大队建立了业余剧团,利用业余时间搞文艺创作,办黑板报、墙报,放映幻灯,演出
文艺节目;宣传大好形势、党的方针政策和新人新事。1959年9月--10月庆祝
建国十周年,全县城乡广泛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参加人数达4400多人次。
1963年,县文化馆新建五84平方米简易房舍,扩大了图书阅览、小型文艺节
目排练和办公场所。馆内订购中央和地方报纸16种,刊物68种,图书810多册。
人员编制增加到5人。除馆内开展图书借阅、阅览、板报宣传、作品展览等活动外,并
经常派人下乡深入各农村俱乐部,培训文艺骨干,组织文艺创作,指导群众放映幻灯,
办权报、墙报。1965年配合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举办了“优秀共产党员刘炳礼”事
迹和开拓民屯振兴村史”、“郭兰亭家史”等流动展览。1966年组织宣传队下乡4
次,放映幻灯48场,展出各种画片30多套,发放演唱辅导材料47种、640多
册,教唱革命歌曲55首,自编革命歌曲7首,其中1首获得黑河地区演出创作奖。
1967年文化馆改为毛泽东思想宣传站,实际上停止了活动。
1972年夏,先后恢复旦文化馆和朝阳、富饶、保兴3个公社文化站。同年县文
化馆创刊《前哨文艺》,1974年春节组织了秧歌表演,节后举办了美术学习班。
1976年县文化馆新建300平方米砖瓦结构房舍。1977年配合宣传部举办
了“祖国建设成就”和“全县远景规划”展览。1980年又开始组织业余文艺演出
队,为各部门培训文艺骨干,每逢新年春节和重要节庆日、纪念日都组织文艺演出和秧
歌比赛。1984年以来,配合有关部门,举办了“‘五·四’青春闪烁音乐会”,
“振兴中华歌咏比赛”,群众美术、摄影、书法展览,风筝比赛,开展跳交际舞、迪斯
克舞,进一步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