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遗址

第二节 遗址


县内文物遗址不多,主要遗址有永安屯遗址和嘉前河古城遗址两处。
一、永安克遗址
永安克遗址1982年春永安村居民发现,是年7月伊春市文物普查队调查。其位
置在朝阳镇东9公里、永安村西596号航标后面、水制防火撩望塔下,东北距黑龙江
70米的一级台地上。东西长250米,南北宽80米,面积20000平方米。
普查队调查发现,遗址大部分被村民取土破坏,土坑深1至2米断层中发见灰坑多
处,距地表1米深,文化层深度0·6至1米不等,内涵复杂。在土坑隔梁上采集到大
量盘口罐底与口沿,皆夹砂手制,火候较高,器壁薄厚不等。有的鼓腹上大了小,底很
小,有的似是长颈,多呈黑或黄褐色。口沿部分纹饰丰富,有戮刺纹、指甲捺纹、横划
组织、锯齿纹等。另见手制泥质红衣陶壶残片,壁很薄.
盘口罐从形制、火候看,都近似省肉境蜒河遗址和海清遗址①出土和采集的盘口
罐。红衣陶瓷也与这两个遗址出土的尽同。据此可见,永安是青铜时代居住址,时间
约在战国到西汉。
二、嘉荫河古城遗址
嘉荫河古城遗址,1981年新青林业局森调队马德文发现报告,1982年7月
伊春市文化普查队调查。
读古城遗址位于嘉荫县南部和新青区、鹤岗市交界处的嘉前河右岸、西梧桐河左
岸。地势商低北高、依势掘壕筑城。壕深约3米,宽3至12米不等。壕里是城垣,依
城垣有马面。东北西三面城垣约长1400米,每隔40米或90米有一个马面。共
存有马面24个,有的马面低于城垣。城垣底宽6米、残高2至1·5米不等。古城偏
南部有日伪时修的警备道穿城而过。在椭圆形平面中直径约长350米,警备道南约
60米处,东西两面对称出现豁口,宽约26米,当是两个城四。豁口处对称出现向城
内延伸的残垣,当是瓮城。全城除南面低洼不见城垣外,基本完整。城内林水繁茂,多
是落叶松和白烨,落叶松胸高直径约0·7米。调查时,在东南武城内拣到1件三足单
耳祭器和5件炊煮器,皆属铸范合成铜器具,其中六里耳铜锅较完整。
伊春市文物站确认该减为辽金古城,其根据是:一、从城垣内所生树种及胸高直
径,按小兴安岭林水生长规律推断,此城建于距今800年前;二、该城形制与克东县
蒲与路古城,②肇东八里城③相似,瓮城、马面表现了女真人建城特点,城垣底部可见
夯土,上层不见夯土层,与在双城、叮兰两县调查的辽金古城资料相同;三、在城内采
集到的文物,特别是六签耳铜祸是较典型的金代炊具。
1984年8月在哈尔滨市召开的“全国金史暨契丹女真史学术讨论会”上,有人
著文第一次披露了该城的发现,并进一步考证其为辽本金初之阿疏城。④其主要论据是:
据《金史·世纪》与《阿疏传》记载,金穆宗(即盈歌)为辽节度使时,于公元109
9年;以救辽捕鹰使者为名,攻占了阿流域。阿疏齐城出走后向辽道宗报告显歌有异
志。穆宗为索取阿疏,并制止还入对其次打阿流城的干涉,一方回让主隈(嘉荫河)秃
答(都鲁河)两河之民作出阻绝“鹰路”的姿态,一方面让*古德部(位于今富锦县)
节度使⑤声言于辽:“欲开鹰路,非盈歌这位节度使不可。”于是辽人信以为真,“命
题宗讨阻绝鹰路者。”攻打阿疏城之事辽道宗也没再过问。此后(公元1100年至
---------------------------
①《黑龙江原始文化过论》谭英杰、张素湘等著
②《蒲与路汇编》
③《考古》1960年第二期《八里城简报》
④《黑龙江省博物馆资料汇编》
⑤屠寄《黑龙江舆图说》
---------------------------
1102年),穆宗便在陶温水(汤旺河)流域打猎①。关把从辽人那里骗取的奖赏给
了主隈、秃答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