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河流泡塘第一节 河流 伊春区主要河流有汤旺河和伊春河。地表径流均汇入这两条河流及其支流。河流属
黑龙江水系。
河流冰期较长,从10月下旬开始结冰,到翌年的4月上旬逐渐融冰。冰期平均半年
左右,最长可达194天,出现在1977年伊春河。最短149天,出现在1971
年汤旺河。冰层厚度平均为1.05米,1961年伊春河的冰层厚度达1.67米。
河流汛期一年有两次,春季冰雪融化,地表水汇集河流,使河流水位上涨,称为春汛;
7至8月降雨集中,河水猛涨,称为夏汛。河水含沙量较小,汤旺河多年平均含沙量在
51.6克/立方米左右。
汤旺河是贯穿小兴安岭山脉的一条主要河流。其中游在本区东部自北向南过境约
11公里,河宽160米左右。夏季丰水季节,水位100.00米左右,1961年8
月8日最高水位达103.68米;冬季枯水季节,水位96米左右,多年平均水位
96.91米。最大流量40O0立方米每秒,出现在1961年,最小流量0立方米/秒,
出现在1977年;多年平均流量85.3立方米/秒。
伊春河发源翠峦区境内,经乌马河区启西向东入伊春区境,在伊春区流长9公里。伊
春河为汤旺河一主要支流,流经城区,于制材街道办事处三桥街东南处江入汤旺河。伊春
河河宽120米左右,多年平均水位94.99米。丰水季节水位一般在98.00米左
右,最高水位出现在1960年8月8日,为98.77米;枯水季节水位连底冻。最
大流量为1210立方米/秒,出现在1960年8月8日;最小流量0立方米/秒,自1959
年有水文记载以来出现12次。多年平均流量21.7立方米/秒,个别年份有断流现象。
1981年开始把流经城区西部的伊春河中段截弯取直,靠北山脚下流过。伊春河
故道工程于1984年完成,旧河道成为一个人为的月牙湖。
除汤旺河和伊春河两条主要河流外,区内尚有3条小河和3条溪流。3条小河分别
为梅花河、杨林小河、马场小河;3条溪流均无名。
梅花河发原于乌敏河林业局长青林业施业区,全长20公里,河宽6米,水深1米
左右,在东升乡政府以南汇入汤旺河。杨林小河,位于杨林村以东,长8公里,河宽2米,
水深O.3米左右,实为一溪流,于伊林地段流入梅花河。马场小河,位于长征村以
南,长约9公里,河宽2米,水深不到1米,在“五·七”大桥北侧注入汤旺河。城区
有二条小溪,一条位于城区西南部,水由山涧泻下,自南向北流入伊春河;一条位于城
区中南部,自西向东流入汤旺河。红光农场有一条季节性溪流,汇入伊春河.
(见附图)
@img 6W801VX.jpg^JPEG^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