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农田水利
第五节 农田水利
70年代末,伊春区农业初步形成水利灌溉网络。全区农田有自流灌溉渠道3处,
分布在对山农场、东升第一农业生产队等地,灌溉渠道长3700米,灌溉面积470
亩;抽水站19处,水源引自山谷小河和泡塔,水渠长2500米,灌溉面积2540
亩;机电井14眼,灌溉面积1053亩;喷灌井群两处,设井180眼,灌溉面积
280亩。1974年,在南山谷地修建一座小型水库,耗资8万余元,因水源不足。
1976年停工未能投入使用。
1985年,水利灌溉工具有电动机10台,柴油机11台,离心泵28台,潜水
泵25台,喷灌机29台。输水管带多用尼龙管、塑料管、铝管、铁管等。
水利灌溉设施以及工具均由各农业场、队自行管理和使用。1983年,有效灌溉
面积5400亩。实行承包责任制后,原有的水利灌溉设施不适应现有的生产形式,有
效灌溉面积下降到180O亩。
1985年统计,全区有农田防护堤17.2公里,其中对山农场5公里,红光农
场3公里,东升乡8.3公里,其它地段0.9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