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城镇居民

第一节 城镇居民


建国后,职工收入逐步提高,尤其是1977年以后的几年中,连
续调整工资5次,职工收入有了明显的增加。从1977年至1984年的
7年间,平均每个职工月收入增加40元。
建国初期,每个职工扶养人口最低3人,多者8~9人,人均生
活水平7无余,人均社会购买力170元,家属只能操持家务。1973年
平均每个职工扶养2人,双职工占7o%。平均每户就业人p 3人,
大部分待业青年有活干,家属夏季收入也在500元以上,人均社会购
买力350元。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职工福利不断改善。
据调查,西林1958年有第一台自行车,1984年平均每户有2台
自行车,每户有手表3块(不包括电子表),缝纫机1台,收音机、录
音机每户近2台,部分人家有电视机。黑白电视机逐步被彩色电视机
代替,80%的家庭有洗衣机、沙发。至于居住条件,家庭陈设,衣着
打扮,食物构成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
1984年末,西林区职工家庭结构情况、收支情况、耐用品拥有情
况如下:
(一)家庭结构
1984年末,西林区职工家庭平均每户人口数为4~5人,平均每
户就业人数为2~3人,平均每户职工负担为2人。
(二)收入情况
1984年,西林区职工家庭人均月实际收入为60元。人均月生活费
收入在30元以下的户数约占40%, 35至60元的户数约占55%; 60
元以上的户数约占25%。
(三)消费情况
西林地区职工家庭人均月实际支出为50元。人均月生活费支出
为30元;人均月食品支出为15元;衣着类商品支出平均每人每月为
4元;文娱用品类支出人均为2元。
(四)耐用品拥有情况
耐用品的消费。西林地区职工家庭每百户拥有耐用消费品为:大
衣柜109个;沙发152个;自行车212辆;缝纫机56架;手表315
只;洗衣机42台;收音机116台;彩色电视机8台黑白电视机68
台;立体声录音机17部;普通录音机27部;照像机2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