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1936
1934-1936
1934年(伪满康德元年)
3月1日 在天桥岭密营建立绥宁反日同盟军,周保中任军长兼党委书记。
4月 花脸沟40多名居民被日军杀害。
5月7日 李荆璞率部袭击卧龙屯伪警察署,缴获步枪40余支,俘获伪警察署长李迸忠。
中共宁安县委在卧龙河成立宁安游击队,白展珍为队长。
5月27日 宁安游击队与日军在东南山进行战斗,白展珍牺牲。
7月中旬 宁安游击队20多人在西北山铁路沿线和日伪军展开战斗,另支分队在新官地大
排地袭击日伪军驻地,两次战斗共缴获步枪50余支。
7月下旬 伪满政府废除民国时期乡政权,全县统一建立保甲组织,并建立起自卫团地方
武装。全县九个警察署管内,共设立28保。
同月 日伪当局公布了旧纸币整理办法,民国时期流通的货币停用,以 580吊兑换一元伪
币。自此,市面流通的货币是伪满洲国币和日本金票两种。
8月10日 张祥抗日部队在北湖头苇子沟庙岭阻击“镜泊学园”日本汽车一辆,击毙日总
务长山田悌一和13名日军,缴获大量物资。
伪满中央颁布“产业统制声明”,宁安两大制粉厂统由日伪直接控制生产和销售。
8月21日 抗日同盟第一师的胡宝贵、小金山在大唐沟叛变,将中共宁安县委军事部长、
同盟军军委委员、一师党支部书记于洪仁杀害。
初秋李荆璞率部在斗沟子车站截击一列军用火车,打死打伤日伪军多人,烧毁装载重型炮
弹的列车,缴获大量武器。
宁安县从吉林省划出,归滨江省统辖。
1935年(伪满康德2年)
2月10日 绥宁反目同盟军改为东北抗日联合军第五军,周保中任军长。
3月 李荆璞率部在石门子与伪靖安军展开激战,数十名伪军被俘,缴获一批武器和军需
品。
成立吉东特委,中共宁安县委受吉东特委领导。
4月8日 李荆璞在南卢家屯与伪靖安军激战,击毙敌步兵少佐签隆。
6月 中共宁安县委书记李范五调任吉东特委组织部长,张中华任中共宁安县委书记。
7月 宁安私人钱庄、粮栈,统由伪县公署直接管制。
9月 根据伪中央 “强化保甲制度”的法令,在全县开展一次大清理户口运动,订立保甲
公约。
12月初 周保中率二师部分战士在杨胖子沟一带和伪军警备旅展开激战,击毙敌人近百人,
缴获大枪93支。
12月15日 东满人民革命军两个连,在宁安二区石头河子与伪靖安军 200多人展开激战,
毙敌30余人。
日伪在江南干井子(今民和村)强占农民土地,抓捕中国人当劳工,修建飞机场。
1936年(伪满康德3年)
春节根据中共满洲省委于1935年 2月发表的《东北抗日联军的统一建制宣言》精神,在北
湖头山里召开军事会议,将东北抗日联合军第五军改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军长兼政委周保
中,副军长柴世荣。
2月28日 东北抗联第五军第一师师长李荆璞和团长王汝起、王玉峰等率300多人,在莲花
泡与日伪军700余人展开激战,日本村田中佐以下70余人被击毙,抗联战士牺牲42人。
日伪统治者在全县展开第二次户口大检查,发放居住证明书,订立保甲连坐法。
秋 开始归屯并村,建立“集团部落”。当年建成70余处。
伪满宁安县协和会把排共运动列为国民运动的主要内容。
日伪将木结构的“依田大桥”改建为水泥结构大桥。
冬 日伪当局建立二道河子警察大队、三道河子森林警察中队,讨伐抗日联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