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1972
1967-1972
1967年
1月15日 “红卫兵”串连工农兵群众和干部召开“火烧县委炮打司令部”大会。
25日 17个“造反团”接管宁安县委和县人委的领导权。
1月31日 全县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先后被“造反团”夺权。
3月14日 成立宁安县抓革命,促生产指挥部。
本月 召开宁安县第一届贫下中农代表会议,改贫协会为贫代会。
5月 动工修建宁安县化肥厂。
石岩至老松岭国防公路开始动工。
6月 召开全县学习毛主席著作“讲用”大会。
7月 宁安县工会召开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成立县工代会。
9月1日 宁安县革命委员会成立。
9月27日 中共宁安县革命委员会核心小组成立。
本年末 全县19个公社,有17个建立了革命委员会,247 个生产大队有45个建立了革命委
员会,县直54个企事业单位有17个建立了革命委员会,其余均建立了筹备小组。
1968年
2月 动工兴建江南大桥。
3月 全县开始进行“清理阶级队伍”工作。
4月11日 县革命委员会召开四级干部会议,部署“抓革命,促生产”和深入开展“文化
大革命”等项工作。
7月 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学校。
9月末 东京城林业局红旗林场至老松岭一带发生山火,全县动员人力进行扑救。
10月1日 宁安县在全国第一个实现全县电气化。
本月 在兴隆公社建立宁安县“五七”干校。
12月5日 县制粉厂发生火灾,烧毁整个厂房和机器设备,随即着手复建,两个月后恢复
生产。
本年 宁安县火葬场建成。
全县农村普遍兴办合作医疗。
国营宁安县拖拉机站第二次下放,农机具完全由生产大队经营。
县内森林采伐和集材作业,先后全部实现机械化。
宁安县建设银行与县财政局合并。
1969年
3月 珍宝岛事件后,全县城乡开展战备工作。
宁安县工代会召开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
城镇中、小学合并,成立九年一贯制的“战校”。
夏 召开宁安县第二次贫下中农代表大会。
9月3日 石岩公社幸福大队渡口发生翻船事件,50余人落水,23人死亡。
本月 全县组织万余人开挖桦树川水库干渠。
11月 全县城乡开展整党工作,恢复党员组织生活。
本年 宁安铁木工厂和拖拉机大修厂合并,成立宁安县农机修造厂。
渤海公社大朱家屯开始人工养蚌取珠。
1970年
2月 全县开始下放干部到农村插队落户。
宁安县化肥厂建成。
撤销“战校”,中、小学仍然分开。
建立宁安县第三中学。
3月16日 宁安师专改名为牡丹江师范学院。
4月 召开中共宁安县第五届党员代表大会,恢复中共宁安县委员会组织。
5月4日 召开共青团宁安县第八届团员代表大会。
本月 县在小北湖创办“五七”大学。
9月27日 新建的江南大桥竣工通车。
秋 召开宁安县第三次贫下中农代表大会。
10月 宣传贯彻全国北方地区农业会议精神,进一步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生产队开
始推行“大寨记工法”,把政治表现作为评工记分的首要条件。
本年 宁安县制药厂建成。
渤海镇开始饮用自来水。
1971年
4月 三陵大桥动工修建,10月竣工通车。
6月 全县开展批判陈伯达。
8月 对全县农村粮食征购一定三年改为五年。
9月下旬县委召开全县党员干部大会,传达中共中央关于林彪叛国事件的文件。
本年桦树川水库建成。
各公社成立中学。
宁安县工代会召开第八届会员代表大会。
1972年
1月 宁安镇公社临江大队社员在江东林场搞副业,窝棚失火,烧死11人,烧伤10人。
3月 改建牡丹江至东京城公路的砂石路面为油渣路面。
5月 恢复宁安县建设银行机构。
本年 先后建成橡胶厂、灯泡厂、电子仪器厂、机床厂、芦苇场等。
到农村插队落户干部,先后全部返回原单位工作。
县体委军管组撤销,恢复县体育运动委员会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