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荣久
陈荣久
1904年出生在宁安县杏山乡三家子村的雇农家庭里。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他在东北
军第二十一混成旅骑兵二营七连当兵。
“九一八”事变后,他目睹日军烧杀抢掠的残酷罪行悲愤交加仇恨满腔,缴了连长的枪,
举行起义,投奔抗日救国军。不久,救国军整编时大家公举他为新编第五连连长。先后在穆棱、
海林、宁安等地活动,曾多次与日军交战,打击了敌人的侵略气焰。
有一次,救国军副司令孔宪荣命令他率队协同自卫军司令刘万奎去梨树镇缴马宪章旅的枪
械时,他坚决反对这种自相残杀的作法。他说:“国难当头,我们应该一致对外,要以团结为
重,在内部互相残杀,就给敌人造成对我们各个击破的机会”。陈荣久在士兵中的威望也愈来
愈高。后来救国军和自卫军都在敌人大举进攻面前溃散。在这危急关头,是抗日到底,还是逃
跑、投降,这对每一个爱国志士都是一个考验。
陈荣久也在经受着这一严峻的考验。当时有的救国军头劝他投降日本侵略者,遭到了陈荣
久的严厉拒绝和痛斥。他在士兵中疾呼:“我们决不投降,决不过界(苏联),就是剩下一个人
也要坚决抗战到底!”
1933年 2月,陈荣久率队到宁安参加了共产党人李延禄创建的抗日救国游击军。陈荣久到
游击军后,主动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帮助,不久担任了游击军军部副官。曾参加和指挥二道河
子、东京城、马莲河等多次战斗。同年 5月,根据中共满洲省委和吉东局的指示,为扩大吉东
地区的抗日武装力量,建立游击区,抗日救国游击军赴密山地区活动。陈荣久到密山后曾参加
和指挥队伍与敌人进行多次战斗。每次战斗他都抢在前面,冲锋陷阵,不怕危险,带领队伍给
敌人以沉重打击,被群众称颂为“岳武将军”。
经过党组织的培养和教育,陈荣久进步很快,于1933年 6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4年春,
军长李延禄进关到上海向上级组织汇报军队活动情况,陈荣久代理军部政委职务。1934年秋,
党组织决定派陈荣久去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当时他感动地说:“党的培养和教育,使我
懂得了无产阶级政党的伟大,象我这样一个大字不识的大老粗,还能出国学习,我感激党和同
志们的培养和关怀”。临行前,他再次向党组织表示。“我的能力有限,对革命贡献太少,我
一定学好革命理论,提高自己的本领,将来回国继续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奋斗到底,用实际
行动报答党的恩情”。
1936年秋,陈荣久毕业回国。党组织决定派陈荣久去虎林、饶河,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
师为基础,组织建立抗日联军第七军。
1936年11月,成立抗联七军,陈荣久任军长兼一师师长。
1937年春,敌人对游击区和抗联七军进行春季“讨伐”,妄图消灭新成立的抗联七军。 3
月,陈荣久得知敌人进山“讨伐”的消息,分兵几路截击敌人。陈荣久亲自率领 150余人在饶
河县西北小南河天津班活动。这时有日伪军三四百人与七军部队相遇。激烈的战斗持续了三个
多小时。这次激战打死日军大穗参事官以下30多名,伪军死伤几十名。在掩护大部队转移时,
陈荣久不幸中弹牺牲,时年3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