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五节 职工培训

第五节 职工培训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职工教育工作的决定》,本县从1981年起,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开展了职工培训工作。自1981年至1985年先后办起了函授广播大学、电视大学、职工中专、职工技术学校各1所,职工中等文化学校76所e小学29所,扫盲班 3所和各种类型的短训班。

  按《决定》规定的职工文化补课和技术补课正在进行,应补课对象均进行了补课。应进行初中文化补课的职工人数为7 515人,已完成补课职工人数为6 441人,占应补课人数的 85.7%;应进行初级技术补课的职工人数为7 196人,已完成补课的职工人数为6 126人,占应补课人数的85.13%。青壮年职工已完成初中文化和初级技术补课的共有1 256人,占应补课人数的85.4%。使职工队伍的政治、文化、技术(业务)水平有所提高。对改善企业管理,推动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职工技术等级结构

  全县有工程技术干部495人,其中:工程师55人,占11%;助理工程师201人,占41%;技术员239人,占48%。技术工人19 061人,其中:二级工4 681人,占25%;三级工6 969人,占37%;四级工5 664人,占30%;五级工1 075人,占5%;六级工421人,占2%;七级工 205人,占2%;八级工46人,占0.2%。

  二、在职工人技术培训

  1985年度,全县举办各种训练班68次,共有2 300人参加学习。其中:岗位练兵41期,1 473人;技术表演11次,350人;职工夜校 9期,275人;脱产训练班2期,52人,半脱产训练班4期,105人,到外单位培训2期,45人。

  三、城镇待业人员就业前培训

  自1980年至1985年六年中,共开办培训班173期,培训人数为7 020人,其中:文化补习班110期,学员3 999人,技术培训班63期,学员3 021人(详见附表)。

  四、技校培养

  本县根据黑劳培〔1980〕31号文件精神,决定成立桦南县技工学校(科级单位),隶属县政府领导。编制16人,由技工教育事业费开支,校舍 2 100平方米。从建校到1985年底,已有教职员29人(专任教师15人,其中:大专毕业5人,占教师的17.2%)。

  本县技工校设有水暖、初护两个专业。技术学校学生在校期间既学习文化课程,又学习专业知识,每学期还抽出一定时间为学生安排生产学习活动。技工校已成为培养本县劳动后备力量的重要阵地之一。

  1984年,为县广播电视局培训二年制无线电专业班学员45人,至1986年暑期毕业。同年为待业和在职职工举办了专业知识训练班,参加学习的共有 974人,其中:待业人员珠算班32人,技工补习班74人;在职职工财会班91人,农村畜牧兽医295人,林业技术员110人,锅炉班 327人,其它45人。

  1985年技工校招生80人,在校学生159人,往届已毕业79人。

在职工人技术培训基本情况



城镇待业人员就业前培训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