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学前教育

第二章 各种教育

第一节 学前教育



   

  一、桦南县幼儿园

1957年县政府有机关托儿所1处,1958年县政府机关和商业系统分别建立了幼儿园,在“文
化大革命”期间均停办。

  1980年县政府重建幼儿园1处,校舍450平方米,招生按大中小编成四个班。7岁 1个班,6
岁2个班,5~6岁 1个班,每班41人,合计173人。当时只有保教人员及工人14名,1981年是幼
儿教育工作发展阶段,为解决校舍不足,经请示县政府又拨款 14万元,建园舍1 551平方米,
总园舍面积为2 000平方米,1982年11月5日县直机关托儿所合并为桦南县幼儿园。

  幼儿园开设语言、计算、手工、图画、常识、体育、音乐等科。

  (一)课程与教法

  幼儿教育的课程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幼儿园教育纲要》设置的。主要有以下 7门课程:

  语言课:培养幼儿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认识社会课:通过直观教育,使幼儿认识生活,认识社会,并向他们进行初步的“五爱”
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

  认识自然课:扩大幼儿眼界,教一些浅近的自然科学知识,以培养、发展他们的观察、理
解、想象、记忆等能力。

  计算课:培养幼儿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及对计算的兴趣。

  体育课:全面地锻炼幼儿的身体,增强其体质,培养其机智、勇敢、遵守纪律的优良品质。

  音乐课:教给幼儿唱歌、舞蹈等简单的技能,陶冶幼儿良好的性情和品德。

  美术课:教给幼儿简单的绘画和手工工艺,以培养对美术的兴趣和对美的欣赏力。

  幼儿教学教法主要突出启发式、直观式、引导式等方法。通过启蒙教育,培养幼儿的智力,
充分发挥幼儿的感官作用与好奇心理,让幼儿看看、摸摸、听听、闻闻、尝尝,去引导他们认
识周围的事物,以调动、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主动性,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去发展幼儿的智力。

  (二)生活管理与课外活动

  幼儿园十分重视幼儿的生活管理,基本做到使幼儿在优美的环境里安心的学习,充分的休
息,有规律的活动,愉快的生活。

  幼儿园每日两餐。根据季节和幼儿营养以及喜食,定出食谱,花样多,食物少而精,增进
幼儿食欲。吃饭时主张细嚼慢咽,促进消化。每逢节日,特别为幼儿做喜欢吃的饭菜,对他们
进行节日教育。

  卫生保健管理,除了有专人负责经常清扫、擦拭、保持环境和室内卫生外,经常对幼儿进
行卫生常识教育,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饭后漱口,不随地便溺,
不随地吐痰,不到处乱画,保持室内清洁,不吃带皮食物。幼儿园统一为幼儿购买了被褥、枕
套、枕巾、毛巾、茶缸、餐具等用品,每人一套,并自备专用手帕,不乱用别人的东西,以防
止传染沙眼及其他疾病,且能整齐划一。各主要幼儿园均设有保健员或卫生员,除执行对入园
儿童每天进行晨检(一摸、二问、三看、四查)和日常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登记造册或建立
健康卡片,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幼儿园课外活动,春、夏、秋三季在室外进行,冬季或阴雨天则在室内活动,无论户外或
室内,每天必须保证幼儿有2小时的课外活动。

  县机关幼儿园还举办幼儿、幼儿家长的智力竞赛活动,还把幼儿的绘画、书写、手工制做
等“作品”按期展出,机关幼儿园、教育幼儿园等还举行幼儿运动会、文艺联欢会,家长、老
师、幼儿共唱一台戏,共同完成一项体育活动,潜移默化地教育幼儿,也增进了家长、幼儿与
教师之间的感情,融洽了关系,以使家庭教育与园内教育更好地结合。

  桦南幼儿园内机构设置有园长1名,副园长2名,下设四个组:语言组、计算组、保健组、
后勤组,现有保教员工49名,其中幼儿教师26名,入园幼)1 364名。1984年荣获省少儿先进集
体。保教员宫凤兰被评为省三八红旗手,同时还有6名教师出席了县劳模会。

  幼儿园设备有24时黑白色电视机1台,录音机2台,书写式的幻灯机 1台,大中型玩具17件,
磁力黑板1块。

  为把幼儿伙食搞好,开办豆腐坊1处。教室与宿舍分设,专用保健室1处,还有流水洗手室,
另设幼儿浴池(半个月洗澡一次)。

  1985年该园举办一次全县幼儿展览,结合实际为各乡(镇)代培幼师,传授教学方法,培养
教学能力。办手风琴学习班,为全市各县兄弟幼儿园培养手风琴手。对小学与幼儿大班知识衔
接问题做了调查,撰写教改论文12篇,对全市各县起了示范作用。

  二、私立幼儿园

  由离休教师李奇主办成立的桦南县私立育才幼儿园,于1985年8月6日经县工农教育委员会、
教育局、工商局批准开业。本园分为大、中、小三个班,共54名幼儿,大班13名,中班30名,
小班11名。园内设园长1名,幼师2名,女保育员2名,厨师1名。园舍面积为 100平方米,有两
个教室,备有手风琴1台,桌凳30套,中小型玩具16件。从1980年开始到1984年共毕业5个班,
计280名幼儿。

  三、农村幼儿教育

  农村幼儿园与托儿所是于1957年开始成立的,全县农村儿童每年入园、入托有 3 120人。
1960年全县适龄儿童为206 880人,入园的15 630人,占7.56%。幼儿园已达到356 所,其中季
节性340所,常年10所,寄宿制6所。保育员366人,受训的70人,有幼儿食堂8所,文革期间停
办。

  1977年全县农村幼儿教育为恢复阶段。 全县城镇和乡村共有幼儿园 23处,42个班,幼儿
844名,保教员工74名。

  1981年是幼儿教育的巩固提高阶段。城镇 7所小学、3所中学开设学前幼儿班, 幼儿入所
1 466人,占幼儿65%;农村多数大队都成立了季节或前期幼儿园。全县总计 142个幼儿班,入
园幼儿5 960人,入园率达56%。

  1984年幼儿教育基本和1981年持平。城镇教育部门办 2所,农村村办 4处幼儿园,多数村
(屯)在小学办起1至2个学前儿童班,共130个班,有幼儿5 207人。

   1977年幼儿班基本情况



    1985年幼儿园教育基本情况


  注:本表小学附设小学前一年班130个,幼儿4 044人。其他部门办8个,幼儿20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