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1930年(民国19年)

1930年(民国19年)



  1月

  县政府选送区长自治人才7名,去省受训。

  2月4日

  县公署成立“教育委员会”,并拟定组织大纲。原通俗讲演所改为民众教育馆,扩大组织,
分设两馆,一馆设于佳木斯镇,一馆设于县城。

  2月

  按童子军训练条例,县公署令各校训练童子军。

  3月1日

  桦川县区、村自治工作开始进行。至11月16日,自治区划工作基本结束,全县划为5区、5
镇、38乡、735闾、3 686邻。

  3月1日

  奉吉林省民政厅令,将佳木斯镇改称佳木镇。后于沦陷初期又复称佳木斯镇。

  4月22日

  县长唐纯礼主编的《治桦概要》一书出版。

  5月

  奉吉林省教育厅令,桦川县成立注音符号推行委员会。

  6月4日

  悦来镇创设东盛恒火磨制粉厂,经理王树魁,资金10万元,从业人员80人。

  7月25日

  县教育局申请于桦川中学添设师范讲习科,拟设男女两班。10月,县政会议通过此案。翌
年2月24日,省教育厅正式批准设立。

  11月10日

  为拯救妓女,县公安局请设济良所,并订立简章。

  11月16日

  重新区划后的各区区公所成立,省训区长人才回县,分任各区区长。

  11月

  北京弘达学院肄业生、共产党员唐瑶圃,来佳木斯秘密从事党的活动。唐以在桦川中学教
授英文做掩护,向学生们传播革命思想,发展党员。

  是年

  民国实行保甲制。县公署在各警察局下设保,保下设甲,甲下设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