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知识分子

第二节 知识分子


 
   罗 致 成

  罗致成(1921—1982),曾用名罗学信,中共党员,出生于黑龙江省肇东县。1941年他从安
达国高毕业后在本地国民优级小学当教员。1948年正式参加肇东县立小学当教员,之后历任小
学教导主任、中学教员、师范学校教员、中技学校教员等职。

  罗致成出身在富裕家庭,多年来背着家庭包袱经受各种政治运动的“检验”。“文化大革
命”时期,他被“造反”派扣上了“地主分子”和“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进行批斗。但他坚
信,总有一天我们党会拨乱反正的。

  1970年,他“插队落户”来到桦川县,1971年 3月抽调到县教师进修学校工作,后又到佳
木斯师范学校桦川分校任教,1977年被正式分配到桦川一中任教,先后任语文教员、语文教研
组长、副教导主任等职。

  罗致成擅长文学,尤其是古典文学。“文化大革命”前,他的语文教学水平就很有名。党
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感召下,他的文才进一步得到发挥。他文学知识渊
博,语言简练,讲课通俗易懂,凡向他请教的人,都能得到满意地回答,大家都称他是“活字
典”。

  他工作热情、肯干,富有创造性。1972年在桦川教师进修学校任课时没有教材,他就自编。
他编写的《语法修辞》一书很受学员们的欢迎。在桦川一中任副教导主任时,他不但要抓好全
校的教学业务,还兼高考复习班的语文课教学,他辅导的班级历次高考成绩都很好,他也两次
被评为学校的优秀教师。

  罗致成积极工作,思想要求进步,愿意执行党纲党章,表现突出,1980年11月他被批准加
入中国共产党,实现了终生的愿望。

  1982年 8月,黑龙江省教育局组织全省各地优秀教师外出旅游,罗致成被桦川选为代表参
加。他游览了祖国的名山大河,参观了北京等地的名胜古迹,心情万分激动,触景生情,写了
很多诗。在北戴河游览时,正是党的十二大即将召开之际,他高兴之余,挥笔写下了《浪淘沙·
游泳》,诗曰:“赤日照幽燕,碧海蓝天,黑工群英海间。雄姿多端非一般,岸边童臾笑开颜。
健儿立大志,踏海冲天,一心四化谱新篇。鼓干劲,迎十二大,誓把礼献!”表达了他决心为
社会主义现代化多做贡献的心情。

  在旅游的返回途中,列车滚滚,思绪万千,兴奋之情,不能抑制,突然血压升高,头脑剧
痛,经医生诊断为脑出血,医治无效,不幸逝世,终年61岁。

  罗致成默默奉献的精神永远是人们的学习榜样。


   王 耀

  王 耀(1916—1959),出生在吉林省宾县,后来搬到桦川县居住。从小家庭比较富裕,在
私垫读了4年小学后,1934年考入桦川县立佳木斯中学,中学毕业后又到佳木斯师范学习2年。
读书时,他对日本帝国主义的奴化教育非常反感,盼望早日改变局面。

  1941年开始在桦川县新城镇国民优级小学任教,耐心教学生文化课。1946年土改运动时期,
各村积极办校,发展教育事业。但农村识字人太少,缺乏师资,有的村一时办不起来。王耀热
爱教育事业,他自报奋勇,积极到各村开办学校。先后在新城镇创办了四合村小学、乌龙村小
学。初期办学经费不足,他就自己拿钱买教学用品。他当校长时,工作兢兢业业,把学校管理
的井然有序;他当班主任和教课时,对学生耐心辅导,关怀备至,受到学生家长的好评。1956
年曾被评为新城乡优秀校长。

  1959年初,组织上将他从校长职务调为五年级班主任,他毫无怨言,仍踏踏实实地工作。
同年5月20日,他和两名教师带3个班学生去修水坝。午休时,王耀所管的班级有一名学生不顾
老师的再三嘱咐到坝边去洗脚,见水边有船,就上去划着玩。原来这只船漏水刹时小船就灌满
水沉底了。听到那个学生的呼救声后,王耀第一个赶到现场,他连毛衣和毛裤都未来得及脱就
奋不顾身地跳到了水里。经过几次拼搏,学生得救了,王耀老师却因水深衣服重和体力不支而
沉入水里,当人们把他从水里抢救上来时,他已停止了呼吸。王耀老师一生热爱教育事业,为
了抢救落水学生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时年43岁。


   黄 凤 岐

  黄凤岐(1924—1964),中共党员,出生于桦川县悦来镇。1948年在悦来镇小学参加工作。
1953年 6月到悦来镇中学做总务。1956年提为总务处副主任。1960年提为副校长。黄凤岐工作
踏实肯干,深入实际,在总务工作中成绩突出,曾被评为县优秀教师。1964年不幸因病逝世,
终年40岁。


   孟 宪 芳

  孟宪芳(1913—1985),出生于辽宁省凌源县。由于家庭困难,只念了 4年书。旧社会,他
当过店员、誊写员、私塾教师等,受尽了地主、官僚和日本帝国主义的压榨。1946年土改运动
时期,他正式参加了教育工作,不但认真教学,还组织学生帮助村里和区里做些宣传工作。他
被提升为新城小学教导主任后又被新城区聘为党的宣传员。

  1954年他到佳木斯中等学校师资培训班学习一年后,调到桦川县悦来中学任教。

  他擅长语文教学,他说:“做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深入细致地钻研教材,找出课文中最
本质的东西教育学生,因为语文是塑造学生灵魂最有效的一科。”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他从
朗读、生字、语法、作文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多次在语文组介绍。他还擅长书法,钢
笔字和毛笔字都写得端庄秀丽,深受师生们的赞赏。

  1976年退休,从教29年。1985年因病逝世,终年72岁。


   黄 志 元

  黄志元(1925—1975),曾用名黄纯一,原籍河北省沧县,后搬至桦川县居住。1936年入小
学读书,1941年考入鹤岗技工养成所职业学校读书,1949年 3月于桦川县新城区增仁小学参加
教育工作。历任小学教员、桦川县政府机关干校干部、县小学教师进修办公室干部、会龙区小
学副校长、县文教科科员、悦来镇中学语文教员、桦川二中语文教员等。

  1958年反右斗争时,他被错划为右派,思想受到很大打击。但他热爱教育事业,默默地为
党的教育工作做奉献。平反后,更加积极工作。1975年1月因病逝世,终年50岁。


   姜 治 齐

  姜治齐(1914—1982),原名姜凤,曾用名姜子岐,出生于吉林省榆树县,1932年搬到桦川
县居住。1937年开始当教员,1945年解放初期曾回家务农。1946年3月正式参加教育工作。1946
至1954年间在小学任教,1954至1979年间在中学任教,1979年 8月因病退休,在教育战线工作
33年。1982年因病逝世,终年68岁。

  在中学主讲历史课,教材熟练,能形象地传授知识,并耐心地辅导。关心学校,有爱校如
家的美称。


   王 喜 顺

  王喜顺(1922—1975),中共党员,出生于桦川县悦来镇。1935年到小学读书,1941年考入
佳木斯师道学校读书,1943年 1月在桦川县悦来镇初级小学当教员。解放后,先后任悦来镇初
级小学教员、谷大小学校长、丰年小学校长、苏家店中心校党支部书记、永安中心校副校长、
创业中心校副校长、中安学校校长等职。

  王喜顺工作踏实认真,能适应农村环境,勤俭办学。深入实际,能和学生一起参加各种活
动。他常说:“小学初年级学生尚缺乏自治能力,校长和老师要随他们一起活动。怎么做对,
怎么做不对,在言行上要做出示范。”

  1975年7月,王喜顺正在苏家店公社中安小学当校长。一天,六年级毕业生到远离 12公里
的悦来镇照毕业像。路上车太多,王校长不放心,就亲自和小学生一起骑自行车上悦来镇。当
他们的自行车行到中途时,对面开来数量汽车,他只顾照顾学生的安全,自己却被一辆汽车撞
倒,伤势很重,经抢救无效,不幸逝世,终年53岁。


   李 洪 印

  李洪印(1918—1985),原籍辽宁省鞍山市,1922年迁至桦川县。1926年入小学读书,1932
年考入桦川中学读书,一年后辍学回家务农,1937年被征当伪国兵,受过日伪当局的迫害。

  1947年土改运动时,他发挥自己的特长,自编自演了一些文艺节目宣传党的土改政策,鼓
舞人们团结一致,打土豪分田地。1947年 9月,村里办小学没有老师,村长见李洪印有文化,
就叫他教,从此他走上了教育工作岗位。

  开始学校只有他一个人,教4个复式班,备4套教材,起早贪黑的工作,干的很有劲。有时
弄不懂教材,就到距离孟家岗6里路的悦来镇小学请教。

  在提高儿童入学率上他做了很多工作。发现不上学的学龄儿童,他就去动员。学费有困难
他就给垫上,或买本买笔给学生用。

  他在教学上很有创造性,他用自家的木板做了许多块小黑板,一面写汉字,一面写拼音,
对学生既有启发性,又能引起兴趣。由于他兢兢业业的工作,多次被评为学校、乡、县级先进
教师。

  1979年7月退休,在教育战线工作32年。1985年病逝,终年67岁。


   张 富 明

  张富明(1928—1984),出生于吉林省怀德县,后搬至桦川县居住。1939至1944年在小学读
书,1944年末参加了八路军。先后任警卫员、通讯员、战士。1947年随部队去富锦地区剿匪,
结束后,他身患重病,被送到佳木斯医院治疗,病愈后,转业回家为农。1950年参加了教育工
作,先后在十几个中、小学教学,关心学校,热爱学生,经常带病工作,善于克服困难。

  1984年2月29日,因心脏病突发而逝世,终年56岁。在教育战线工作32年。


   金 万 山

  金万山(1928—1981),朝鲜族,中共党员,出生于朝鲜咸北道镜城郡。1944年来中国入松
江省勃利县江丽村补习科学习,1946年11月在勃利县江丽新民小学当教员,1943年 3月入勃利
县联合中学学习,1949年 2月正式参加教育工作,先后在勃利县江丽区新民校、新兴校、桦川
县第十区星光校、红光校当教员。1971至1979年因病编外休养,从教22年。1981年2月9日因病
逝世,终年53岁。


   成 翰 卿

  成翰卿(1924—1985),中共党员,出生于桦川县悦来镇一个农民家庭。1940年高小毕业后,
先后在悦来镇长寿医院、哈尔滨村琦医院和吉林省农安县新盛内科医院学习。1945年回悦来镇
诊疗所任助医。1946年6月在悦来镇合伙开设诊所。1948年2月,经人介绍参加了桦川县公立诊
疗所(又名大华医院)任所长工作,从此开始了为党的卫生事业服务的生涯。之后,相继在县水
利农场、星火、建国、梨树公社卫生院担任院长和党支部书记及县卫生保健站负责人。1985年
在建国公社卫生院任院长期间不幸病故,终年61岁,从医37年。

  成翰卿是解放后桦川县公立医院的创始人,他西医技术全面,临床经验丰富,在医务界很
有名望。

  他工作认真,无论到何时何地,都以大夫的职责要求自已。1965年在同江县搞社会主义教
育运动期间,他担任工作队的保健医生,被评为五好队员。为抢救一名赫哲族产妇,在隆冬季
节,他专程赶往百余里的“街津口”。产妇得救后,全家人热泪盈眶,连连道谢。


   田 润 章

  田润章(1897—1980),出生于辽宁省海城县东柳公屯。仅读三年书,于1912年到海城县感
王寨“丰源兴”学医。1924年来到桦川县苏家店行医,1937年在集贤县兴安村“庆顺隆”行医。
1937年弃医,在悦来镇与他人合股经营“春成太”火磨。1938年重操旧业,到富锦县兴安镇开
药店兼杂货铺。1944年搬回悦来镇在“德和盛”坐堂行医。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悦来镇联合
诊所和县人民医院任中医大夫。

  田大夫对针灸医术较有研究,治疗一般病症常以针灸为主,辅以药物,相辅相成,收到奇
效。他自民国年间行医,渐以针灸驰名,能用针灸治疗多种病症。为了不使自己多年积累的针
灸经验失传,抽暇写了很多行医笔记,惜未成书即于1980年病故,终年83岁。


   贾 显 廷

  贾显廷(1903—1970),出生于河北省迁安县。1923年小学毕业后开始在辽宁省本溪县“永
合堂”学医。1939年开始自立门户行医。之后到黑龙江省一而坡、佳木斯等地开设门诊。1945
年到桦川县悦来镇福生堂行医,1947年到佳木斯“瑞昌号”行医,1949年后一直在桦川县悦来
镇内公社医院和县医院当中医大夫。

  贾大夫擅长妇科医术,对治疗妇女血痨、崩漏、不育症等尤为擅长。悦来镇一带经他治愈
的妇科疑难病症数百例,在地方上很有名望。从1939年开始,从医31年,对祖国医学颇有贡献。
1970年病逝,终年67岁。


   马 青 山

  马青山(1913—1968),出生于辽宁省铁岭县。小学毕业后,随父亲学医。父亲是地方上的
名医,中医为马家的世传。马青山不负父望,很快学会了中医技术,并能当一名坐堂先生了。
随父亲迁自桦川县居住后,主要以中医为业。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在悦来镇医院和桦川县人
民医院当中医大夫,踏踏实实,工作到终生。1968年不幸逝世,终年55岁,从医35年。

  马大夫擅长儿科医术,对治疗幼儿各种脑炎、肺炎、肠炎等症尤为见长。幼儿爱动不懂话,
诊断较难。马大夫则靠多年临床经验,观察患儿舌苔、指纹、眼及神态,听其声音、品其脉象
就可做出准确诊断,用药数剂即愈,深得幼儿家长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