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六节 供水排水

第六节 供水排水



  

  一、城镇供水

  兰西县自建县始,城内居民用水只靠 350眼浅水井(俗称土井),水质较差,含氟量大,亚
硝酸盐含量大(细菌多),硬度大。1975年 4月,开始筹建自来水工程。到年末已敷设供水干线
2 000米,并设了6个供水点。距供水点近的居民则用人工挑水或抬水,远的用手推车运水。一
些用水量大的事、企业单位则买水(有专门用车拉水卖的)。1979年10月份,供水干线增至4 200
米,供水支线3 000米。打成了3眼深水井,修建1座容量为200吨的水塔,设集中供水点34个,
有2 400户居民引水入户,有98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引水入户。

  1985年由于地下水源发生问题,开始开发呼兰河水源,引水进城。由自来水公司和黑兰亚
纺公司联合建设日处理能力 8 000吨的净化水场,省拨款50万元,敷设了输水干线。到1985年
末,供水干线已达9 081米,供水支线15 000米。食用自来水总户数达到4 500户,占城内户数
的52%。年供水总量为25万吨,其中:工业用水占49%,居民用水占51%。工业用水吨收费0.8元,
居民用水吨收费0.24元。全年收费计11万元。

  二、排水设施

  兰西县城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最大高差近10米。1985年之前,城镇内的排水靠自然有
利地形,通过挖掘土沟进行排水。1985年县政府投资18万元,修筑了十字街南正大街两侧的砖
砌永久性排水沟2 200米。对其它主、次干道两侧的土排水沟,每年都组织县城的职工进行1—
2次的义务清挖工作,基本保证了镇内的雨水排放。

  第七节园林绿化

  解放前县城无园林绿化。建国至1985年,兰西县城内绿化工作主要是在大街道路两侧植树,
正大街两侧栽树1000棵,东西二道街等次干道植树 1 700株;其次是庭院绿化,除栽植松树、
苦丁香、唐槭之外,还种植各种花草,美化环境。县城内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庭院重点绿化的
有 100多个单位,绿化比较好的单位有:县种畜场、黑兰亚纺公司、亚麻原料厂、刺绣厂、县
委大院、县政府大院、县法院、县广播局、县林业局、县老干部疗养院、县榨油机厂、县堤防
站、县教育局、交通收费站、第三中学、第七小学、兰西镇勤得利厂、县中心变电所、殡仪馆、
编织厂等单位,多数门前植有松树、杨树、柳树等风景树,院内修建花池,种植各种花草。

  除机关单位外,有40%的居民家庭也在庭院栽种了各种果树或花草。以美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