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社会团体第一节 工人组织 工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阶级自愿结合的群众组织。
一、组织机构
兰西县工会组织始于1946年8月,当时称工人联合会。成立之时,召开了有200多名工人代
表参加的兰西县工人代表大会,张连振当选为县工人联合会主任,杨洪斌当选为副主任。1947
年,工人联合会进行改选,张连振连任主任,张文兰当选为副主任。
1949年 4月,将兰西县工人联合会改称总工会,隶属于当时的建联会领导。苏玉汉任工会
主席。
1950年,建联会被撤销,总工会成为独立职能机构,内设组织委员、宣传委员、教育委员
各1名。
1951年,总工会改为工会联合会,下设店员工会、教育工会、手工业工会、建筑工会。
1952年,工会内成立了职工文化校,办了2个扫盲班、2个初小班、2个高小班、3个初中班
和3个高中班,学员达2 000余人。
1957年,工会机构缩小,停止发展会员。
1958年,撤销县工会,业务划归红星人民公社(今兰西镇)管理,职工文化校归属于兰西县
职工红专学校。
1960年,恢复县工会,同时各系统均建立了工会委员会。
1966年 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工会组织被工代会所取代,隶属于县革命委员会领
导。1973年恢复工会组织,并召开兰西县第九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出席会议代表 318人。会
上听取了县革委的报告,通过了恢复工会组织的决议,选举了县总工会的领导成员。
1981年开始,全县推行了职工代表大会制。县总工会内设组织、宣传、生产、生活、女工、
财务 6个部。相当于科(局)级的企、事业单位也都配备了专职工会主席。到1985年末。全县基
层工会组织已发展到251个,会员发展到13 483人。
附:几个年份工会组织和会员情况比较表
几个年份工会组织和会员情况比较表
附表10—6
二、代表大会
1946年3月,建立工人联合会,并召开了有200多名职工代表参加的兰西县工人代表大会,
张连振当选为县工人联合会主任。
1949年 4月建立兰西县总工会,并召开了兰西县第一届职工代表大会,会议选举了工会领
导成员,苏玉汉当选为主席。
1951年4月19日。召开兰西县第二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刘明当选为主席。
1953年6月30日,召开兰西县第三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刘融当选为主席。
1955年8月5日,召开兰西县第四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葛长荣当选为主席。
1959年10月15日,召开兰西县第五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张凤歧当选为主席。
1961年10月25日,召开兰西县第六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高士俊当选为主席。
第七届查无资料。
1965年9月12—15日,召开兰西县第八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到会代表263人,会议的主要
内容:讨论了两年来的工会工作,确立了今后工会工作任务。选举产生了有27人组成的执行委
员会委员,杜国相当选为主席。
1973年6月16—19日,召开兰西县第九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到会代表318人,会议通过了:
“以总路线为纲,充分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作用的决议”。选举产生了有11人组成的常务委
员会,刘兴仁当选为主任。
1979年11月16日。召开兰西县第十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听取了工会工作报告,提出了工
会下步任务,陈秉文当选为工会主席。
1984年6月6日,召开兰西县第十一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总结了前届工作,提出了下步工
作任务,陈秉文再次当选为工会主席。
三、工会活动
进行思想教育县工会建立后,围绕党在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对职工进行了经常性的思想
教育,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工人联合会成立后,便对职工开展了反封建势力,反官僚资本主义
势力和支援全国解放战争的教育。1947年,发动职工做了2000双军鞋,工人联合会主任张连振
亲自用工人联合会两挂胶皮车送到龙南专署(绥化行署前身),用实际行动支援了解放战争。在
抗美援朝中,对职工进行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全县职工共出担架队 193个,捐献现金
3.1万元.并支援了大批军鞋和干菜。在“五反”运动中,发动私营企业职工监督资本家遵守政
府政策法令,揭发资本家的违法行为。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工会通过宣传教育。促进了资本
家接受改造,胜利地完成了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任务。1967年10月25日,在召开
兰西县第六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上,重点进行了勤俭持家、节约过日子的教育,动员职工理解
国家暂时经济困难,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战胜困难。仅榆林、平山、长岗等 5个乡
镇的职工就开荒2000余亩,通过种粮、种菜,发展了家庭副业。
开展劳动竞赛 1954—1966年,在职工中开展了增产节约和改进技术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劳
动竞赛,劳动生产率得到了很大提高。12年累计有1 512人提合理化建议7 200条,革新项目近
100件,有30%得到采纳,实现节约金额12.8万元。1985年动员全县职工开展了“我为改革出主
意,我为改革做贡献”的群众性的竞赛活动。全县职工提合理化建议上万条,被采纳1253条,
获经济效益72万元。这一年还开展了致富增盈劳动竞赛活动,内容有10项,即:赛优质、赛高
产、赛节约、赛消耗、赛销售、赛服务、赛管理、赛安全、赛革新挖潜、赛设计研究,通过竞
赛活动,全县共评出模范标兵50名。
民主管理企业 1979年以来,逐步在工厂、企业执行民主管理制度,推广了亚麻原料厂、
榨油机厂等单位的经验,使全县工厂、企业普遍实行了职工代表大会制和职工代表会制。1984
年又在工厂、企业中推行了基层党组织条例,厂长(经理)工作条例,职工代表大会条例,使企
业民主管理制度不断完善。
关心职工生活1956—1985年,先后为职工解决住宅约 6 000平方米,并办起了职工俱乐部,
活跃了职工的文化生活。’帮助企业办托儿所、哺乳室和卫生所上百个。并用近万元资金补助
约400名困难职工。1985年。筹资约2.5万元。补助了遭受水灾职工。
举办各种培训班从建立工会到1985年,共举办各种训练班、学习班150次。约有7 000人参
加了“文化双补”、机关应用文、中文等各种短训班、补习班。有 1 852人取得了文化“双补”
合格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