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其它民政工作第一节 支援前线 第一节 支援前线
兰西县地处松嫩平原,是东北战场的重要后方基地。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全县广大青年纷
纷响应党的号召,怀着翻身求解放的激情奔赴战场投入战斗。广大人民群众以最大的人力、物
力和财力支援前线,为东北的解放和抗美援朝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兰西县委把扩兵工作当成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根据上级指示,全县各级
党组织和政府首先进行宣传动员,大力宣传解放战争即将胜利的形势,宣传保卫家园,保卫胜
利果实的责任,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种种罪行。通过召开动员大会和忆苦会激发广大青壮年及
其家属的阶级觉悟和对国民党反动派的仇恨,使全县的扩兵工作出现了父送子,妻送郎,广大
青年踊跃报名参军上战场的动人场面。1945—1949年,全县参军人数逐年递增,据统计1945年
是615人,1946年是885人,1947年是2078人,1948 年是3267人,1949年是3840人。
1948年, 为了解放全东北,支援全国解放战争, 保证前方的一切供给,黑龙江省委发出
“紧急动员支援前线”的指示。为贯彻省委指示精神,搞好支前工作,兰西县委向全县人民发
出了艰苦奋斗,节约财力、物力,一切为前线,为争取全面胜利的早日到来而尽我们最大的努
力的号召。同时县委在区召开庆祝大会和座谈会,在群众中广泛宣传解放军在东北战场取得的
胜利以及全国即将解放的大好形势,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阶级觉悟,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通
过宣传教育,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支前热情空前高涨,积极行动起来,捐款捐物,支援前线。
同时根据省委、省政府下发的《关于征收军用干菜的联合通知》和《黑龙江省政府关于征募劳
军冬鞋代金的通知》精神,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征收军用冬菜和征募劳军冬鞋代金活动。据不
完全统计,全县共征收军用干菜数千斤,征募劳军冬鞋代金 6亿元(东北流通券),有力地支援
了东北战场和全国的解放战争。
附:1947—1948年兰西县战勤情况统计表
1947~1948年兰西县战勤情况统计表
附表13—3
1950年10月,美帝国主义不顾中国政府的一再警告,把战火烧到我国东北边境。严重地威
胁我国安全。党中央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中共兰西县委及时召开党员
干部会议,进行部署动员,于10月14日起广泛开展了抗美援朝自谊传动员工作。全县各机关、
团体和工厂、学校利用黑板报、墙报、标语以及各种文艺活动,宣传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的罪
行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意义。清除了少部分群众中亲美、崇美、恐美的思想,加深了
对美帝国主义的仇视、鄙视、蔑视。提高了民族自尊心和必胜信念。同时,县委号召全县各界
人民以实际行动支援抗美援朝战争。
从1951年 4月起,结合抗美援朝运动,县委、县政府召开了各种形式的会议,县委宣传部
翻印了镇反宣传材料300份,时事讲话材料300余份,世界政治形势图460余份。朝鲜地图1 000
份,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平决议500份。1951年5月 1日,县委、县政府发动全县人民反美爱国示
威游行,参加人数达159 600人,占全县总人数的 83.7%。参加和平签名的总人数达161 600人。
在抗美援朝期间,全县开动了各方面的宣传工具,培养报告员98人,报告340次,听众达313 000
余人次;全县有宣传员2 236人,开各种宣传会、座谈会27 000余次,座谈人数达146万余人次;
利用幻灯机42台,放映263场,观众达25 000人次;利用宣传板589块,出刊 2 300余期;有小
型业余剧团122个,共演出抗美援朝内容的节目126场,观众 81 000人次;画漫画1 438张。展
览3 400次,观众达49 876人次;制作喊话筒249个,宣传65 370次。
在抗美援朝运动中,全县青壮年中有2 400人报名参军,体检合格后参军780人。出现了康
荣区十村兰荣起的妻子送丈夫参军、太康区的杨老太太送独生子参军、王志兴送弟弟参军等许
多动人事迹。在战斗中,他们不怕千辛万苦,英勇杀敌,有34人立大功。138人立二等功,175
人立三等功。1950年10月末,兰西县政府民政科科长邱文汉带领担架队1个营,975人赴朝鲜战
场。同年11月,中共兰西县委号召全县人民踊跃报名支援抗美援朝战争,全县共出担架队 193
个。1952年 1月,中共兰西县委发出了《关于抗美援朝捐献的指示》,据统计,县委下达这一
指示后,全县认捐人数达 143 550人,捐款15亿东北币,妇女做军鞋8 900双,缝制慰问贷480
个,晒干菜37万斤,有力地支援了前线,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做出很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