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劳动管理

第一章 劳动

第一节 劳动管理


  

  1948年,劳动工作归县民政科,设专人管理。随着工商业不断扩大和发展,就业人员不断
增加,劳动部门显得十分重要,所以在1953年单独成立了劳动科。1959年 3月,人事科和劳动
科合并,成立兰西县劳动人事工资局。1960年12月,为了便于加强对劳动行业的管理,又重新
单独成立劳动局。

  1967年, 劳动就业由兰西县革命委员会下设的生产委员会负责。 具体业务由社会服务站
(包括知青办)承办。1973年恢复劳动科,1984年以后改劳动科为局,内设 3个股,下辖单位有
劳动服务公司、技工学校。

  劳动管理,主要包括对固定职工、长期临时工、季节性临时工的调出和调入。录用国营和
集体工人,农、林、牧场自然减员补充,计划外用工等,在管理方法上采取统筹调配与适当安
排。

  一、全民所有制职工管理

  建国后,对全民所有制职工的管理,均按着国家规定。由劳动部门统一管理。

  为了补充全民所有制企事业单位的劳动力不足,全县每年都从农村、城镇招收部分职工。
1979年,从农村招收330人,其中:上山下乡知识青年92人;从城镇招收581人,其中:留城返
城知识青年 473人。同时每年还安排补充自然减员,安置复员退伍转业军人,分配大、中专、
技工学校毕业生等项工作。1980年以后。对1972年临时工改革遗留问题,先后经地区劳动局批
准,将1 199名临时工人转为固定工人。1980—1985年安排农、林、牧、渔场职工子女120人。
1979—1985年从农村招收495人。从城镇招收1 759 人,补充自然减员2 937人,安置复员转业
退伍军人762人,分配大、中专和技工学校毕业生1 668人,落实政策重新安置 173人,集体所
有制转入32人。从1983年开始,对录用全民所有制的职工进行了改革,试行合同制。1985年共
录用合同制职工290人,年末共有全民所有制固定职工218.44人。

  二、临时工和计划外用工管理

  在发展生产,扩大国营企业及创建新企业时,因生产和工作急需。固定工人不足的企业、
事业单位临时性用工时,由用工单位提出计划方案,经生产管理部门同意,劳动部门审批,由
劳动调配所负责分配所介绍的临时工,到期辞退。但不准在常年生产和工作岗位上使用临时工
和计划外用工,如生产和工作需要时。用工单位要重新申报计划和办理手续。

  在特珠情况下,企事业单位根据实际情况,也可以自行招用季节性的计划外用工。1979—
1985年,平均每年有计划外用工2 112人。

  三、农、林、牧、渔场职工管理

  根据农、林、牧、渔场的发展需要,各单位所用的固定工和临时工及计划外用工。原则参
照全民所有制企业的规定进行管理。固定工人只准在农、林、牧、渔场之间调动,不准调到全
民所有制单位。人员不足时,按着批准增人的指标,优先从场固定工人或退休职工的子女中招
收,由劳动部门办理手续。

  从1980年开始,由劳动部门划给增长指标,招收吃商品供应粮,年满16—30周岁。身体健
康的男女待业青年。到1985年,农、林、牧、渔场共招收职工192人,其中:职工子女120人,
非职工子女72名。

  四、集体所有制职工管理

  1956年以后,县政府创办了多种形式的集体所有制企业,解决就业问题,到1957年,共为
2 500人解决了就业问题。1979年,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返城,城镇待业青年达9 500人。县政府
根据中发(1980)64号和(1981)42号文件,贯彻了全民、集体、个体三结合的就业方针和广开门
路,搞活经济,安置待业青年的指示精神,应安置的人,需本人提出申请,有城镇户口,年满
18—25岁,身体健康,未婚男女待业青年。1979年和1980年从农村招收集体所有制职工 168人,
其中:上山下乡知识青年 125人。集体所有制单位还补充了自然减员,安置复员退伍转业军人。
分配大、中专和技工毕业生,落实政策重新安置,全民所有制转入等。1979—1985年。从农村
招收集体所有制职工146人,从城镇招收3 797人,补充自然减员148人,安置复员退伍军人5人,
分配中专和技工学校毕业生12人,落实政策重新安置 5人。全民所有制转入45人。1985年全县
共有集体所有制单位108个,有集体所有制职工4 711人,其中女职工 2 561人;共有待业青年
1 326人,已经安置928人,其中:安置为全民所有制职工271人。集体所有制447人。其余从事
个体经营。

  附:一、城镇待业青年安置表

   二、1979—1985年全县职工调动情况统计表

   三、1979—1985年集体所有制单位职工数和职工来源统计表

   城镇待业青年安置表

  附表14—1 单位:人



   1979—1985年全县职工调动情况统计表

  附表14—2 单位:人


  
   1979—1985年集体所有制职工数和职工来源统计表

  附表14—3 单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