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二节 预防接种

第二节 预防接种



  

  民国时期,县境内有少数“栽花”先生(群众称花先生)用土法接种牛痘,预防天花。但效
果不佳。东北沦陷时期,只有康生医院负责种牛痘工作,但因索价过高,只限于城镇学校的学
生和部分儿童,农村也只是学校的学生种痘。

  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人民群众疾苦,普遍开展了预防接种工作。加强了对传染病的
防治和管理工作。并对肺结核病作专项防治,取得了显著效果。

  1950年,根据国家颁布的《种痘暂行办法》。全县开展全民牛痘接种工作,共接种249 000
人次。1952年天花绝迹不再有新患发生。1957年,在波状热病区开展推行布鲁涅夫菌苗接种。
1965年开展对 7岁以内儿童接种脊髓灰质炎和破伤风、痢疾菌苗。1977年小儿麻痹暴发流行,
共发生麻痹患儿384例。发病率为万分之八点九三,死亡16名,病死率为4.17%。涉及全县18个
公社,156个大队,265个自然屯。省卫生厅、地区卫生局、省、地卫生防疫站先后派来防治工
作队。是年7月初,省卫生防疫站党委书记、站长徐义容亲临兰西深入病区指导防治,7月下旬,
省委副书记李力安指示兰西尽全力扑灭疫情,国家卫生部从云南昆明市空运大批小儿麻痹糖丸
进行应急接种,历经3个月扑灭了疫情。从1978—1985年,全县除110名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外,
余者均恢复了健康。小儿麻痹发病率达到了省地提出的控制指标。1980年开展白喉、百日咳、
破伤风三联菌苗、卡介苗、脊髓灰白质类和麻疹 4种疫苗为儿童基础免疫活动。1985年全县农
村由季度免疫改为月免疫,并建立了计划免疫卡和免疫袋,是年,县卫生防疫站对全县城乡抽
样调查。麻疹疫苗接种率67.64%,麻痹糖丸接种率94.34%,白、百、破三联菌苗接种率93.25%。
卡介苗接种率64%。四联苗覆盖率为56.1%。

  附:一、几个年份儿童4种疫苗预防接种情况表

   二、1956—1985年几类传染病发病统计表

几个年份儿童4种疫苗预防接种情况表

  附表19—6


 
   1956—1985年几类传染病发病统计表
附表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