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八节 妇幼保健

第八节 妇幼保健



  

  一、妇幼保健机构

  兰西县妇幼保健站建于1956年5月,编制5人,其中:站长1人,助产士 2人,助产员2人。
内分农村、城镇两个组,农村组主要任务是进行新法接生的培训;城镇组主要负责正常接产和
门诊检查。1967年“文化大革命’’时,卫生部门实行“三合一”,将妇幼保健站合并到县人
民医院妇产科,使全县妇幼保健工作受到大大削弱。1972年 4月,恢复了妇幼保健站,编制增
到 8名,仍是分两组,一组人员门诊检查和接生,另组人员到农村培训接生员和赤脚医生。从
1973年开始,各公社卫生院陆续配上了专职妇幼保健医生,各大队卫生所配上了专兼职赤脚医
生(女乡医),健全了县、公社、大队三级妇幼保健网。1985年编制增至22名,其中卫生技术人
员19名,行政后勤人员 3名,内设有妇科门诊、检验室、妇女保健组、幼儿保健组、行政办公
室、财会室、药局7,个科室。

  二、妇幼保健工作

  建国前,兰西农村缺医少药,封建迷信思想严重,缺乏卫生科学知识,妇女分娩都是旧法
接生,妇女月经病发生率较高,有些妇女死于产后感染、大出血,新生儿则死于破伤风。

  1950年10月, 开始在农村开展妇幼保健工作,推广新法接生, 培训了66名新法接生员。
1951年4月,又培训了78名新法接生员,并装备了产包。1954—1955年,培训新法接生员527名,
新法接生率达37%。1958年,又培训了465名新法接生员,建立接生站 152个。全县实现了公社
有中心产院,大队有接生员。1963年。取消了农村产院和接生员,接生员在家开业,实行自备
产包,自收接产费。1972年县妇幼保健站复建后,重点培训接生员和女赤脚医生,到1975年,
培训赤脚医生3期(3个月为1期,每期130人),经培训的女赤脚医生大都掌握了新法接生和科学
接生的技术,并承担起妇女病和常

  见病、多发病、儿童传染病的防治。小儿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科学育儿指导、托儿组
织保健指导及计划生育的指导工作。

  1975年 3月16日,县妇幼保健站站长李志贤出席了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在会上介绍了新法
接生培训工作。是年11月23日又出席了卫生部在湖北省应城县召开的全国新法接生现场会,并
介绍了经验。

  1981年对全县婴儿、新生儿死亡情况进行了普查,普查出生儿6 438名,死亡132人。死亡
率为2.05%。同时,对5—12岁儿童身体健康发育情况做了普查。对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建立
了保健档案。定期检查身体和用药。1985年,全县共有接生员1 842名,被科学接生人数为1 211
人,科学接生率为30.25%。

  附:一、7岁以下儿童健康普查情况表

   二、新法接生科学接生统计表

   三、妇女病普查情况表

   7岁以下儿童健康普查情况表

  附表19—7






   新法接生科学接生统计表

  附表19—8



   妇女病普查情况统计表

  附表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