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

第一节 人口变动

第二十一篇 社会生活

第一章 人口

第一节 人口变动


  
  

  兰西县境内的人口变动,有文字记载始于清朝初期,蒙古族放养牲畜,追逐水草,迁徙到
兰西境内的西部地区。清道光、咸丰年间,山东、直隶、奉天等省的流民,为谋生计,自南向
北,逐渐拥入兰西。清朝末期,全部荒地招垦。大量移民来本境定居,人口增加得很快。居民
户籍有文字记载的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居民有10 696户、人口 110 176人。到宣统元年
(1909年)发展到19 952户、132 703人,两年时间人口增加22 527人,每年平均增加 11 263人。
民国时期的1913年有11 675户。人口114 903人,4年时间人口下降17 800人。由于当时人口调
查不细,有所遗漏。加之缺医少药,人口死亡率高。因此导致人口下降。民国20年(1931年)发
展到23 686户、人口160 766人,18年间。每年平均增加2 548人。东北沦陷时期,全县人民饥
寒交迫。颠沛流离,经常挣扎在死亡线上,到伪康德2年(1935年),人口下降到154 954人。到
伪康德12年(1945年)的10年间,人口回升到174 759人。

  兰西解放(1945年)到第二次人口普查(1964年)时,人口增到 283 126人,人口增长速度快,
9年时间,每年平均增加12 041人。第三次人口普查时(1982年)人口457 116人,到1985年兰西
县人口下降到449 624人,3年时间减少7 491人,每年平均减少了2 497人。

  1975年迁入人口9 640人,迁出人口7 147人,本年常住人口增加 2 493人。1985年迁入人
口5 347人,迁出人口则为 10 254人,外流人口增加主要原因是一部分人弃农去县外做工经商。

  附:几个年份兰西县人口变化情况表

   几个年份兰西县人口变化情况表

  附表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