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宗教帮会第一节 宗教 一、天主教
兰西县天主教立教最早的是榆林镇天主教堂。他的本部设在吉林市小东门里,榆林镇天主
教堂。是其属下的支部。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教长郑广顺主持建立天主教堂。置买土房
27间。其中:礼拜堂7问、课堂5间、宿舍10间、存储室5间,园田地9亩。教徒 222名,其中:
男139人,女83人。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县城修建西式教堂5间,教友夏德盛、马青山主持
修建教堂7间,洋式瓦结构配房15间。教徒880名,其中:男620名,女260名,教士张友琴归呼
兰天主教士戴治达管束。同年,建西北乡二龙山教堂。租赁房屋 5问。教士李万发,教长刘忠
才,有教徒134人,其中:男73人,女61人。兰西县天主教历任神甫为夏德盛(1907—1936年)、
张德修(1937—1941年)、刘焕波(1942年)、王卓智(1943—1945年)、刘洪林(1946年—)。光绪
三十四年(1908年),建东乡库仓沟教堂。租赁土房10间。
天主教即基督旧教,信奉耶稣,较大型的节日有 4个,称四大瞻礼节:一是耶稣复活节,
二是圣神降1临节,三是圣母升天节,四是耶稣圣诞节。在这4个节日中,教堂都举行盛大的纪
念仪式。做各种“弥撒”,教徒都到教堂诵经,点“圣水”,“办神功”,“领圣体”。
建国后。由于贯彻了党的信仰自由政策,群众对宗教的信仰得到了保护。但多年来。一些
老教徒年事已高,有的相继去世,加之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使天主教徒的人数日趋下
降,1976年仅有23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调整了宗教政策,天主教徒又有新
的发展。1985年增加到 193人,还成立了天主教兰西县爱国委员会筹备领导小组,教友陈静有
任组长,刘洪林任副组长,并在兰西镇内、兰河乡拥军村小梁窝堡屯各设一处宗教仪式活动点。
二、基督教
伪大同2年(1933年),兰西县有基督教徒20人,设福音堂,有土平房教堂3间。先座落在南
大街路西,后迁到小柴禾市对面,有房11间,牧师甄树智。原籍安达县人。伪康德2年(1935年),
教徒发展到 335人,王富崇、戴忠普为执行人,后又有石春云、郝德起、王继堂、苏任斌、保
太、李楼印、宋常桂、任德江、苏跃风等相继为执行人。伪康德 7年(1940年)全县有北满基督
浸信会的信徒和会员共计 250人,其中:男140人,女110人。还有基督教复临息日会的信徒和
会员共计30人,其中:男18人,女12人。基督教引导人们信奉上帝、传播“福音”的功德。规
定每礼拜日召集信徒作礼拜一次,先唱赞美神的歌,再祈祷,后讲圣经,并逐日讲教理两小时。
每年圣诞节(十二月二十五日)、复活节(清明前三天)举行大型拜神祈祷活动。教堂在传教活动
中,提倡爱国爱教、荣神益人。
建国后,根据党的信仰自由的宗教政策,群众对宗教的信仰得到了保护,但由于教徒年龄
很大,部分相继去世。加之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基督教徒的人数日益减少。1985年只
有4名教徒,并无教仪活动。
三、伊斯兰教
民国元年(1912年),有19户回民信仰伊斯兰教,张喜生为阿訇;在南城门里路西修建清真
寺一处,寺内设有殿堂、沐浴室、教长室、殡葬室。1914年,张福堂、李松林为阿訇。1918年。
有59户回民信仰伊斯兰教,吴俊鸣为阿訇。1929—1946年。李长贵、马有庚、张纯老、石德新
等人相继为阿訇。1947年,马中义为阿訇,延续到1985年。
阿訇负责宣传伊斯兰教教义,主持宗教仪式,婚姻嫁娶由阿訇填写证件。丧事经阿訇洗涤
亡人和作殡礼。伊斯兰四大节日是圣诞节、法图节(妇女节)、尔代节、古尔邦节。前两个节日,
教徒到清真寺作礼拜。后两个节日可在自家作节日活动。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全县有伊
斯兰教徒332人(当时将回族人口都作为伊斯兰教徒统计的)。1985 年调查,全县坚信伊斯兰教,
坚持宗教仪式活动的伊斯兰教徒有17人。
四、道教
据伪康德 9年(1942年)《兰西县概况》记载。兰西县城乡有道教庙宇12处,道士31人。经
费来源靠募集和“化缘”。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十八、廿八为道教的教事活动日,烧香磕头、
祈求福寿,逛庙会的男女人山人海。城镇庙会有摆摊出床作买卖的、卖艺的、唱戏的,非常热
闹。
道教提倡修真养性,救苦救难。除上述几个庙会活动以外,五月十三、五月廿七、六月初
六、七月十五都有祭祀活动。道士也常为大办丧事的富绅人家做道场,超度亡灵。
解放初期,在土地改革和反对封建会道门运动中,大霍窝堡(胜利乡)关帝庙马老道 (马德
全) 搞国民党地下建军,被人民政府公安局破获后法办,道教受到波及,教事活动停止,道士
还俗,庙宇被改作他用。
附:伪康德9年(1942年)兰西县道教庙宇情况表
伪康德9年(1942年)兰西县道教庙宇情况表
附表21—4
五、佛教
佛教传入兰西后,信徒焚香拜礼,祈福化灾,求佛保佑平安。平时,每日早晚拜佛诵经,
有的到寺内焚香拜佛。有钱人家请僧人做佛事。每年四月初八、七月十五、十二月初八,都按
期举行大型庙会、盂兰盆会等大型佛事活动。一些绅商居民、信徒善士。争先敬香拜佛,做功
德、施舍。七月十五放河灯,一时轰动全城。
据伪康德9年统计,兰西县城乡有佛教寺庵 11处,和尚、尼姑69人。建国后。随着人民群
众科学文化的提高,佛教的教事活动逐渐停止。和尚、尼姑有的还了俗,有的回家,寺庵被占
用。
附:伪康德9年(1942年)兰西县寺庵、教徒统计表
伪康德9年(1942年)兰西县寺庵、教徒统计表
附表21—5